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地理

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生活中算法的分析与实践”专题研讨成功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6-01

2022年5月27日,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第15周教研活动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生活中算法的分析与实践”,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展开,全市四百多名信息技术教师齐聚线上,观摩研讨。

活动首先观摩了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的薛文静老师执教的《初识For循环》,薛老师从生活中无人机灯光秀引入,拆分无人机队形,从一组无人机到多组无人机,引出循环的概念。通过一句英文讲解了For和in两个关键字的含义,同时为本节课留下了惊喜。通过循环结构与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对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循环执行的过程。在自由创作阶段,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最后在孩子们倒计时触发灯光秀的表演中,老师祝愿每位孩子能够用计算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创造未来的世界。这节课从生活出发,将抽象的知识点图形化,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逐个破解,让学生充分理解了For循环的奥秘。

第二节研究课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汪莹老师执教的《决策与判断》,本节课由“班级足球联赛”这个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展开教学。通过“班级选拔”与“最高纪录”两个任务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利用if语句完成判断与决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中,汪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汇报充分表达与交流,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把问题划分成多个可解决的小问题,通过解决各个小问题,实现整体问题的解决的思维习惯。

随后,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拉萨路小学的韩孟江老师以《基于培养思维能力的编程教学反思》为讲座主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儿童视角的角度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基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编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他提出儿童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开发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类最富创造性的阶段。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过程中,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逐步深化思考的过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思维方式。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汪俊老师以《小学信息学科三级课程探索与实践 课内外“双轮”驱动》为主题的讲座,汪老师建邺区信息技术学科以课内外“双轮”驱动为主导,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建邺区积极组织信息老师参加国家课程的培训,帮助教师不断地成长。讲座重点介绍了建邺区多所学校不同类型的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汪老师提出,要注重架构“以学为本”的课程内循环,“以学为本”的课程外循环,灵活的实施与调整区域的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四个一”的资源优势,做好三级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最后的评价交流环节,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分校天润城小学黄久敏老师和南师附中仙林小学张滢老师分别点评了两节课。南京市信息技术教研员王少峰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意义予以充分的肯定,他提出:信息科技学科已经发展变为国家课程,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根据要求精准地、具体地实施。希望老师们可以加强对2022年信息科技学科的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新课标放在手边,随时阅读,随时解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