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地理

建邺区初中信息科技青年教师团队聚焦“七年级教学创新与案例分析”分享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0-07

2024年927日上午9点,区信息科技青年教师交流活动在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七年级教学创新与实践案例的分享,促进区内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的周婷老师以《互联网中信息的获取 ——聚焦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学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和教学内容的修改,周婷老师总结了一些心得感悟: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学情,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和教学策略上,要让学生多实践,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个性展示。接着,周婷老师讲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问题引领、探索为主线、实践为手段,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应用。课程设计注重跨学科主题,通过设置跨学科任务和综合性任务,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还探讨了如何让信息科技在学科融合中发挥更深层次的作用。最后,还提到了新教材对信息科技课程的影响,强调了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跨学科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莲花实验学校的杨雪老师分享的课题是《双新背景下的单元设计——以“走进互联网”单元为例》。在深入研读新课标、剖析新教材的情况下,杨老师展示了她精心设计的单元教学与实践过程。该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以互联网的演变、互联网的应用、体验和应用“互联网+”为课时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和项目设计,如在线购物体验、智能技术应用、行业变革调研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时,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杨雪老师通过整合大单元教学,采用“逆向设计”等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反思中成长。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孟杰老师在一场题为《AI赋能学科融合—用科技给古诗加点新味道》的讲座中,展示了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技术,推动学科融合教育的创新实践。孟杰老师首先介绍了GenAI的内涵,它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创作、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评估和管理等方面。讲座中,孟老师详细阐述了GenAI赋能学科融合的优势。通过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提供,GenAI技术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和进度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路径,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同时,它还能优化多样教学资源,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在案例解析环节,孟老师分享了“用科技给古诗加点新味道”的项目任务,该项目通过赏诗、寻诗、写诗、品诗、成诗等环节,让学生在制作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古诗音视频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升创意表现和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孟老师还展示了评价量表,强调了跨学科融合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最后,孟老师对案例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后,各位参会老师逐一分享了听完讲座后的感悟,发表了自己对于七年级新教材的一些想法。最后,华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次“七年级教学创新与案例分析”分享活动不仅为建邺区信息科技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区域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