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提升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复习课的建邺区初中物理好课展示与研讨
2023年12月22日上午,在冬至日的温馨氛围中,南京市建邺区初中物理学科的全体教师齐聚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果的物理教学研究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教学技能,并为即将到来的期末复习和初三一轮复习提前做更好地谋划。活动分初二初三会场同时举行,初二会场由陈玫老师主持,初三会场由陈希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复习课的展示与研讨。
初二课堂上,孟老师通过“深追一张罚单”构建了第五章的知识框架,在框架的基础上,对于运动的描述和运动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关于运动的描述,孟老师通过“旅行过程中的一张超速罚单”引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交警如何判断车辆超速?结合教材中对于纸锥下落速度的测量,带着学生掌握了区间测速和相关计算模型,然后拓展了定点测速问题,培养学生微分的科学思维。关于运动相对性,孟老师通过自己所见所拍美景视频,让学生自行发掘其中的运动物体,并展开运动相对性的描述。孟老师的课堂设计详略得当、教学深入浅出,课后习题评价精准落地、并适当提优,拓展学生的思维。
初三课堂中,徐老师以《壶里壶外,一把壶中的物理知识》——为题,展开了“电热”的复习。课堂上通过电热水壶外面的铭牌,让学生挖掘其中的物理信息,对生活中的电热器有了一个直观认识。然后通过壶内的电路组成,让学生认识、理解电热器的不同档位结构,学会了档位问题的计算以及档位电路的设计。徐老师的课堂轻松活泼,语言生动准确,学生们积极参与!
课例展示结束后,陈玫和陈希组织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对于两位老师呈现的复习课进行了赞扬,认为两位老师都做到了许志老师提出的复习要求——复习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作业设计要遵循“指南精神”、复习设计要进行“重新洗牌”、教师讲解要力求 “言简意赅”、提优补差要渗透“情感因素”。作为年轻教师,两位老师教态优雅,语言规范,上课老练,展示了建邺区物理教师的良好的素养。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对期末复习工作的交流研讨。
各个学校初二、初三年级的物理备课组长分享了本校的复习方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各备课组都深入研究了2022版新课标的要求,仔细分析了近几年南京市初二上学期期末考察内容。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复习内容与考试要求紧密相连,不偏离方向。然后,各备课组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学情分析,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复习计划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此,这一步至关重要。基于以上研究和分析,各备课组精心制作了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期末复习学本资料。这份资料系统整合了复习要点,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复习效率。通过这样的交流研讨,各学校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复习质量。
活动的第三部分是对即将到来的2024初三物理一轮复习交流研讨。
各初三备课组组长及骨干团队共同参与,由陈希老师主持。陈老师在此次研讨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各备课组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她要求各备课组对近几年的中考物理真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个章节的考试分值占比和常考题型。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制定复习计划和策略。在明确了考试要求后,陈老师进一步指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的编写至关重要。她要求各备课组根据考试要求和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编写练习题目。这些题目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要涉及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了确保资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陈老师还提出了按照统一格式进行编写的要求。这将有助于建立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复习资料,为建邺区初三学生的物理复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初三学生的物理复习效果,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陈玫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初中物理好课的主张因学校因教师因学生情况会有所不同,但课堂中凸显初中物理科学思维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促进学生认识、运用科学思维,提高质疑与创新能力是好课的重要方面。此次冬至日教研活动不仅为南京市建邺区初中物理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供稿: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马亚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