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复习 物态变化教学案
一、复习目标: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物质三态的基本特征
2、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和读数
4、能识别六种物态变化现象
5、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
6、理解熔化凝固和沸腾三种图线
7、水循环,有节水意识
二、考点复习: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南京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正常人的体温
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D、在我省,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
中指P16,1
2、如图1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分度值为 。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而制成的。
中指P18,11
考点二:水循环,识别六种物态变化现象并会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情况
3、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中指P18,13;P17,9;P16,2
4、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
湖面结冰: ; 烧水时看到“白气”: ; 自来水管“出汗”: ; 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深秋晚间会“下霜” ;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 。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 。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 。
中指P17,6、7、8
考点三:利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
5、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6、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______________;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______________过程,需___________。
7、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这种夹克在衣料维中添加一种微胶囊物质,在常温下是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变成固态,人们穿上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其原因是
中指P19,20;P19,17
考点四:理解熔化凝固和沸腾三种图线
中指P15,例3
中指P17,10
9、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该晶体加热 min后开始熔化。
中指P18,12;P18,15
10、在严寒的雪山高原上,边防战士生活非常艰苦,经常从野外取雪加热成水,供饮水和使用,能正确描述温度变化过程的图像是

中指P19,18;P20,22
考点五、物态变化的温度条件
11、如图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会儿会看到( )
A. 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 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12、在寒冷的冬季,房间玻璃窗上结了一层冰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后凝固,冰花在室内
B、是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后凝固,冰花在室外
C、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凝华的现象,冰花在室内
D、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凝华的现象,冰花在室外
13、 如图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1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不熔化
C、全部熔化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六、熔点、凝固点、沸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中指P19,14
15、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
―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
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都不可以。
中指P4,例1
16、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用钨做灯丝。
C表中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
D在-40℃时,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物质 |
水银 |
金 |
铜 |
钢 |
钨 |
熔点℃ |
-39 |
1064 |
1083 |
1515 |
3410 |
沸点℃ |
357 |
2500 |
2360 |
2750 |
5900 |
三、点击中考
1、(2010常州)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
2、(2010菏泽)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填“升高”或“降低”)
3、(2010宜昌)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但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4、(2010毕节)小是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5、(2010金华)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区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A.水的密度大 B水蒸发时要放热 C水汽化时要吸热 D水雾透光性差

6、(2010河池)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7、(2010杭州)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8、(2010咸宁)(4分)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4 |
-2 |
0 |
0 |
0 |
0 |
1 |
2 |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4)数据表明开始2min升温快,最后2min升温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
比处于固态时大(选填字母序号)。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