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复习课教学案
江心洲中学初二物理组主备 执笔:林勇
复习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3.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以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5.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6.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还可以由更微小的粒子所组成。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点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7.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9.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10.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复习重、难点:
分子动理论
板书设计
物质是由大量______组成的
_____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分子世界 分子之间____空隙
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_中
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和________
静电现象
粒子,宇宙
|
知识点一:分子动理论(通过视频播放实验说明这些结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隔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石灰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 。
2.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 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 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
D.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飞舞
3.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知识点二:摩擦起电
1.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平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
A、物体的原子内没有电荷
B、原子核内所带正电荷与中子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不带电造成的
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的负电数相等
1.三个带电的小球A、B、C,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__________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_________电荷,C带_________电荷.
2.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然后再分开,则( ).
A.由于正负电荷的消失,两物体不带电
B.正负电荷中和,两物体带电量有所减少
C.正负电荷中和,两物体不带电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看物体( ).
A.是否发光
B.是否吸引起铁物质 质子
C.是否吸引轻小物体或使验电器张开 (+)
D.是否发热 原子核 夸克
知识点三:物质的两极 (+) 中子
物体 分子(组成) 原子(构成)
电子
(—)
物体 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宇宙
例: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球、太阳、银河系;
B.银河系、太阳、地球;
C.银河系、地球、太阳;
D.太阳、银河系、地球。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夸克组成的 B.夸克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C.原子核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D.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
2.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构成的
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C.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D.夸克是由比其更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始终不变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