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学教研处

中学教研处

重塑研修,赋能教师的发展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03-11

重塑研修,赋能教师发展

——建邺区智能研修平台现场推进会暨中学管理人员研修活动

2024年3月6日,主题为“重塑研修,赋能教师发展”的建邺区智能研修平台现场推进会暨中学管理人员研修活动在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举行。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馆长陈平、副馆长凌嵘,建邺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峰、中教科高婷婷科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校长叶旭山、副校长黄玉华、教育技术处主任华永兰、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初中研训员,以及全区各初中校校长、分管教学及信息化校长、教务处主任、信息中心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上半场以“重塑研修,赋能教师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学校交流与分享和专家讲座。

课堂展示环节

活动伊始,怡康街分校数学教研组王萍老师为大家带来展示课《反比例函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单元统领课的教学理念,首先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然后,从一次函数图像的学习经验出发,以等面积的矩形纸片为工具,初步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感受了解反比例函数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整节课,王萍老师带领学生经历“概念—图像—性质—应用”的函数学习路径,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加深了方法的理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是一节师生智慧交融的课堂。

微讲座环节

在随后的教研分享的环节中,怡康街分校数学教研组郭馨老师首先做了题为《循证教研 携手同行》的分享。郭老师主要从平台功能及使用情况概述以及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改进两个方面开展,重点汇报了运用智能研修平台的技术支持对《反比例函数》章节统领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的多次修改的教研过程。智能研修平台采集分析课堂教学中师生教学行为数据、自动生成可视化的课堂教学分析报告、教学问题的精准诊断和干预等功能得到充分的运用,为王萍老师的教学设计调整提供决策支持,体现了平台数据化、智能化和精准化的特征。在本次磨课的过程中初二数学备课组全体参与,体现了团队教研和智能平台运用相结合的重要性。

建邺区中学数学学科研训员金敏老师做了题为《如何读懂智能研修平台分析的数据?》的分享。金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智能研修平台的基本原理即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结合目前区内多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案例,详细介绍平台的9种分析维度以及数据读取分析的方法。金老师也提出了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希望更多的老师掌握循证研究课堂的方法,更多的学校能够运用平台通过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方式精准找到改进课堂的着力点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城初级中学黄山路分校朱晓敏副校长作了题为《登高临溪,方知天地》的分享。朱校长从需求导向准确定位、整体规划阶段推进、数据循证诊断教学以及三研合一绿色生长四个阶段来实现智能研修平台学校整体推进的工作。多部门联动、系列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及主题式教学研究是学校推进智能研修平台的主要举措,努力追寻数据与人类思维的双向奔赴的理想未来教学的模样。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处华永兰主任介绍了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就学校如何有效推进智能研修平台提供具体的建议,并提出未来计划围绕智能研修平台开展的工作。

专家领导点评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给予活动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目前建邺区运用智能研修平台在形成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运用数据改进教学方面的尝试。与此同时,陈馆长也提出了要读懂数据、看懂图表以及理性分析,发挥其改进教学的正向作用,运用平台帮助新入职教师的成长,进一步推进精准教研和深度教研,进一步发挥建邺区智慧教育样板区的示范作用。

数智赋能,思维赋温”,智慧教学创新实践不应是“技术秀”,而应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认知迭代智慧生成的场域,愿全体建邺教育人共同努力,不断学习,追寻充满智慧和温度的未来教学的模样。

活动下半场,5位初中校校长围绕着“初三毕业班工作的思考与行动”进行了工作分享。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的张培成校长作了题为“从心出发,沿实而行”的交流报告。张校长从学校初三概况谈起:“公民同招”后的生源有所改变,学困生比例偏高,住校生较多,办学存在着一定困难。但学校管理层对于初三工作有更多的思考: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一定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具备终身运动能力、有责任担当、能解决问题、优雅生活的人。在下一阶段的初三工作中学校会明确目标,精心谋划;聚焦“四化”,落细落实;及时反思,有效反馈;以生为本,润心赋能。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戴蓉校长分享的主题是“行而有思,思而行远”。戴校长从活动与健康、课堂与效率、作业与效益、合作与氛围四个方面分享了初三年级的行与思。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通过活动教育、主题教育、心理教育、理想教育构建了初中部的“健雅德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向阳的心态。以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能力的增长点,达成学习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在双减背景下,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以作业为抓手,通过作业的精心设计倒逼课堂质量的提升,达成作业量的减轻。戴校长表示学校致力于营造美好的教育生态、追求理想的管理状态、建立和谐的师生样态,让师生在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的王存贵校长从办学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等多个角度阐明了对本届初三的初步认知,并详细介绍了学校下一步的行动:调动师生积极性、细化常规管理,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改变课堂,让学习成为中心、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精准施力、德育助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激情。王校长强调教育是一个播种、耕耘、收获的过程,它需要积累。我们的教学工作就是把符合教学规律的东西真正落到实处。


南京市陶行知学校的彭小虎校长在分享中表示全校都非常理解初三的工作,因为初三的学生、家长、老师、各个部门都承受着中考的升学压力。陶行知学校指导老师们进行科学的教研,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对同学们进行激情唤醒。在学业水平的提升方面,学校帮助同学们努力做到创造力、自动力、生活力相结合,以学习为中心,做到知行合一。陶行知学校在评价制度的设计上也独具匠心,对学生的评价达即是到;对教师的评价只评价到团队。学校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了一生一案,搭建沟通平台,记录主题观察,制作成长报告。

新城中学的李中阳校长介绍了本届初三的工作思路。新城中学调整充实了优秀教师到初三年级,并由年级部主任亲手交给初三教师一封感谢信,感谢全体初三教师以及初三教师家属背后的默默支持。学校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得初三师生的时间更为合理,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的辅导。学校还邀请了专家进行中考复习的专项指导,并且非常重视老师们对相关安排的建议。学校关心到每一个学生,注重引领和激励。新城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无私奉献,默默地守护每一位学子。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黄玉华对5位校长的分享进行总结,每位校长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智者、行者和思者。河西外校张培成校长的报告突显一个“实”,唯有匠心打磨,才能成就学校的精彩,唯有躬身耕耘,才能接近教育的本真;金中河西戴蓉校长的报告突显一个“行”,校长的思考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收获;南外河西王存贵校长的报告突显一个“思”,校长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会对教育有信仰,对学生成长有坚持,对教育规律有执着,对先进教育理念有探寻;陶行知学校的彭小虎校长的报告突显一个“爱”,学校的办学体现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精神,以理想培植理想,以智慧生成智慧,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唤醒灵魂;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李中阳校长的报告突显一个“细”,学校的管理方方面面,处处留下校长的智慧和汗水,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难事必作于细。黄校长觉得各校在办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而大家一起努力,苦尽甘来终有时!一起前行,一路向阳待花开!

最后,建邺区教育局马峰副局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一是关于“智能研修平台”,马局长要求全区推进智能研修平台的使用,明确平台的功能,挖掘平台的价值,发挥“利用平台来优化教研方式、运用数据分析改进教学、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作用;希望各校形成自己的应用模式,真正发挥运用智能研修平台推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工作的重要功能。二是对五位校长的交流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校长管理经验分享对全区中学管理者的启发性和借鉴性;同时,对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提出三点追求:精致、落实、个性。精致就是精心把工作做到极致;落实意味着要沉到教学一线,要有反馈机制;个性就是每个学校要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复习方案,还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每一位教学管理者都要学会用数据分析去代替经验感觉,都要把办学理念、教育情怀转变成落地的行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