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校:
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以下简称“信息化活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领航杯•2016年江苏省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的要求,南京市教育局于6月举办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
一、参与对象
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各级电教机构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
活动分为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两个组别,分别设置评比项目。
1.基础教育组:课件、课例、微课、学科主题社区。
幼儿教育:课件、课例、微课。
特殊教育:课件、课例、微课。
教学点: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方案、教育资源应用课例。
2.中等职业教育组:课件、精品开放课程、微课。
三、项目要求及评比指标
项目要求及评比指标,请参照《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的通知》(教电馆[2016] 57号)相关内容。
相关链接如下:
http://www.ncet.edu.cn/zhuzhan/tztgao7/20160427/3526.html
四、作品数量
(1)基础教育组每校不超过5件。
(2)幼儿教育类、特殊教育类参赛作品报送数量单独设置。其中,幼儿教育类参赛作品每园不超过6件;特殊教育类参赛作品每校不超过6件。
(3)中等职业教育组每校不超过5件。
五、作品报送有关要求
本次活动将在“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管理系统”平台中进行评比(网址:http://py.nje.cn)。请各校于6月12日前将本校作品以及相关表格附件1上传到竞赛平台,附件2发送至区教育技术处。 区教育技术处将组织专家进行区级初评,并将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审。
因平台设置要求,每个作品存放的。上报表格中所填信息,特别是教师个人信息务必详尽、准确。
(1)课例:作品文件夹中应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反思、参赛作品登记表。课例应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文件格式。
其中,机器人教学课例是指机器人课程教学实录,建议同时提供机器人设计思路,包括调试难点解决、关键技术分析、完整程序等;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作品文件夹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育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移动终端课例作品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鼓励使用3D打印等新技术新媒体的课例报送。
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B,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
(2)课件:作品文件夹中应包括参赛作品登记表、课件。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支撑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3)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作品文件夹中应包括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使用说明文档、参赛作品登记表、提交模拟演示视频(3~5分钟,主要功能操作演示)、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单机版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职称软件,作品总大小不超过700M。
网络版应在使用说明文档中注明平台网址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使用说明,相关文档电子版、模拟演示视频一并上传。
(4)微课:作品文件夹中应包括参赛作品登记表、微课作品,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其他项目的报送形式及要求请参照“信息化活动”有关内容。
六、作品资格审定
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性错误的作品,将取消参赛资格。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违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或获奖资格。
七、作品制作
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课件”、“课例”、“微课”、“学科主题社区”、“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方案”、“教育资源应用课例”,每件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精品开放课程”每件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5人。
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八、评比办法及奖项设置
1.评比办法:分为技术测试、现场面试。
(1)技术测试:包括资格审查、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将提交专家评审。
(2)现场面试:聘请教学研究人员、教育技术人员、骨干教师等组成专家评审组,对通过技术测试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确定作品获奖等级。除课例作品外,均需参加现场面试,面试方式分为作品介绍和答辩。
2.奖项设置:一等奖占上报作品总数的10%,二等奖占20%,三等奖占30%;另设组织奖4名,根据各区获奖情况确定(一、二、三等奖权重为30:20:10)。部分获奖的优秀作品将被推荐参加省级评比。
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的后续要求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另文通知。
市电教馆联系人:程莉,联系电话:84763540。
区教育技术处联系人:吴晓萍,联系电话:86521756-844
附件:
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参赛作品登记表.doc
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参赛作品名单.doc
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6年6月1日
附件1
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
名称
|
|
学科
|
|
年级
|
|
作品大小
|
MB
|
项目
|
基础教育组
|
课件□
课例□
微课□
学科主题社区□
教学点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点教育资源应用课例□
|
小学□
初中□
高中□
特教□
幼教□
|
中等职业教育组
|
课件□
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
微课□
|
高等教育组
|
课件□
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
微课□
|
作者
信息
(请按各项目限额人数准确填写)
|
姓名
|
身份证号码(必填)
|
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
|
|
|
|
|
|
|
|
|
|
|
|
|
|
|
|
联系人
|
姓名
|
|
手机
|
|
固定电话
|
|
电子邮箱
|
@
|
通信地址
|
|
邮编
|
|
作品
特点
|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
|
|
共享
说明
|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出版或共享
□是 □否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推荐给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eduyun.cn)
□是 □否
|
|
|
|
|
|
|
|
|
|
|
|
|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4.
5.
年 月 日
附件2
2016年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与评优活动参赛作品名单
序号
|
参赛组别
|
参赛项目
|
参赛学科
|
参赛学段
|
作品名称
|
第一作者
|
第二作者
|
参赛单位
|
手机号码
|
作品材料网址链接
|
区(直属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