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关工委

帮助孩子不要迷失在手机的世界

来源:建邺区家长总校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4-15

3月22日上午,建邺区教育局、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区家长学校总校、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服务中心及南京《现代家庭报》传媒有限公司在建邺初级中学报告厅联合举办了“为民办实事”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培训。本次活动以“帮助孩子不要迷失在手机的世界”为主题,由南京市区家长学校总校副校长唐德海主讲,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积极参与。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标配,却也给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诸多挑战。孩子沉迷手机,不仅影响学业,还对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等多方面造成冲击。为助力家长破解这一难题,本次讲座唐校长聚焦孩子手机使用问题,深入剖析背后原因,分享实用引导策略。

唐校长开篇便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智能手机是否正在悄悄‘偷走’我们本该拥有的美好生活?”他指出,智能手机确实让生活更便捷,但过度依赖也带来诸多隐患。比如,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视力下降;沉迷游戏、社交,学习注意力被分散,成绩下滑;甚至因缺乏面对面交流,亲子关系变得紧张。他用真实案例和数据,让家长们直观看到智能手机过度使用对生活质量的侵蚀,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思考。

孩子为何如此依赖手机?唐校长深入剖析背后原因。一方面,智能手机提供了获取信息和与他人分享信息的渠道。智能手机能提供即时满足感,游戏通关、社交点赞,瞬间刺激多巴胺分泌,让孩子获得快感;另一方面,青少年沉迷手机,逃避现实压力也是关键因素,学业负担、人际困扰时,手机成为避风港。此外,家庭环境不容忽视,家长过度使用手机,孩子自然效仿;缺乏多元兴趣培养,手机便成主要娱乐方式。他强调,只有看清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在学校层面,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唐校长介绍,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课程等,教育学生认识手机利弊,培养自制力;同时制定明确规则,如禁止手机进课堂,设专门保管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他表示,学校管理需要家长配合,家校协同才能织密孩子健康成长的“保护网”。

父亲在孩子手机管理中角色关键。唐校长建议,(1)父亲以身作则。作为孩子的爸爸,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沉迷手机。(2)父亲要做到六原则:事先约定原则、维护尊严原则、耐心坚持原则、以礼相待原则、就事论事原则以及亲子沟通原则。

他说,父亲要少在孩子面前刷手机;多陪伴孩子,了解他们内心世界;与孩子协商制定手机使用规则,而非强硬禁止。他举例说,有父亲带孩子发展户外摄影兴趣,让孩子在现实找到乐趣,逐渐摆脱手机依赖。他鼓励父亲们行动起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强引路人。

唐校长强调,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是全家共同课题。他倡导建立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成员分享使用心得,相互监督。比如,约定晚餐时间不碰手机,全家人专注交流;周末安排户外亲子活动,让温馨互动取代虚拟世界。通过家人携手努力,营造健康家庭氛围,助力孩子成长。

此次“为民办实事”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培训圆满结束。家长们收获满满,不仅了解智能手机对孩子的影响,还掌握实用引导策略。相信在家校协同、家庭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定能摆脱手机束缚,拥抱美好未来,健康快乐成长。


  • 附件【不要迷失.docx】已下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