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德育中心

建邺区11月中学德育活动在致远初中举行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11-27

2017年11月23日下午,建邺区11月中学德育活动在致远初中顺利举行。围绕“如何开展期中反思、激发自我效能”这一主题,致远初中徐波老师和杨春林老师分别开设七八年级公开班会课。

徐老师以采访学生期中考试为切入点,通过“心情大碰撞”,打开学生话匣,整节课紧紧围绕“反思”,通过精心设计的《复习诊断单》、《提升任务单》,引导学生分析分数背后的优势、增长点并制定措施。徐老师还通过教育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提升点,并且通过“分级跳”的体验游戏让同学们理解“小目标、大跨越”的意义,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提升点。

第二节课中,杨老师以“穿珠引线”为开场活动,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并呈现了学生自我分析的统计结果:72%是内因,28%是外因。整节课中,杨老师不断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出发,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与交流,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杨老师还充分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拍摄家长视频、任课教师录音等方式,将教育的合力发挥出来。在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一个人改变的因素包括老师、家长、同学,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两节班会课后,建邺区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马菊华老师组织了研讨交流活动。区内各中学的老师代表们发言积极,从课堂设计、班主任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理论的运用等不同角度给予了两节课高度的评价!

老师们一致认为,两节班会课上,通过数据、调查、问卷、诊断单等方式,同学的反思更具体、更科学。同学们都在体验中激发情感,在尝试归因中积极思考,在小组和课堂交流中充分表达。课堂上,学生们达到了“知---情”的统一,并将在下一个阶段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导之以行。

这样自主参与、主动反思的课堂对于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每一位老师尝试!

附件:1.jpg
  附件:2.jpg
  附件:3.JPG
  附件:4.JPG
  附件:5.jpg
  附件:6.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