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

关于组织开展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的通知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2-24

各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的通知》(宁电教函〔2024〕59号)的文件精神,现将组织2024年建邺区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

二、竞赛目标:

教育部要求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其有效性、适应性,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微课制作的全流程中都能发挥作用:在微课设计环节,教师使用大模型有助于打开思路,教师在与大模型的对话中,可以进一步提升认识,完善设计;在资源收集阶段,大模型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生成我们需要的独特的音视频;在微课制作阶段,大模型可以提供配音、配乐、数字人、视频生成等服务。教师也可以在微课中给学生推荐合适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便于学生看完微课后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适当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制作微课的效率和质量。

举办本次竞赛,是为了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实践。希望参赛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理念,合理的、创新的利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出高水平微课。本次竞赛面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所有学科开放,并选取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初中历史等学科以及学前教育部分领域、特殊教育部分学科为试点,设立参赛作品征集目录。

三、参赛要求: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发展中心的在职教师均可参加)

四、参赛方式:

日起,参赛教师可以登录“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平台(网址http://wkds.jsnje.cn)上传作品。微课竞赛说明、流程及微课竞赛评分规则,详见附件1、2、3。

五、竞赛管理:

1.每个系列微课(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部分试点学科除外)最少包含三个微课视频,且系列微课之间必须围绕一个共同主题,主题必须符合学科特点,具有实用性,并在参赛作品创作说明中详细描述。系列微课参赛作者最多3人(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英语、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部分试点学科署名为1人),所有参赛作者信息必须在本次竞赛平台的报名页中填写完整,获奖证书将根据报名页的作者信息发放。每位参赛教师最多可有1件作品上报、获奖。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不良信息内容,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知所在单位。

2.参赛者应选用符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要求的国产人工智能平台,避免出现违法违规、社会偏见、公民隐私泄露、侵权等问题。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教师一旦参赛视同授权建邺教师发展中心,授权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

3.竞赛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教师参赛作品上传截止时间为2月2日,区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专家在平台上进评比,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比。本次竞赛选取的试点学科,参赛规则详见“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平台首页。

各校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此次竞赛。未尽事宜请与建邺教师发展中心联系,联系人:吴晓萍,联系电话:86521756

 

                   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4年1224

【附件1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教学设计】

【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说明及流程】

【附件3南京市第十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评分规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