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种类有哪些?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包含了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猩红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等等。
2.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
-
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
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菌、痢、伤寒等
-
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
-
虫媒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
3.哪些人容易患传染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哪些传染病有疫苗?
-
天花、乙肝、小儿麻痹症、百白破、麻疹、乙脑、流脑、甲肝接种之后是终生免疫,属于国家免费接种疫苗类
-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炎、流感等疫苗非终身免疫,要自费的,家长自己酌情考虑。
5.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包括幼儿园),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6.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7.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请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8.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传染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传染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滴露)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9.每天给孩子参加晨检真的有必要么?
有必要!因为幼儿园保健老师受过上岗培训,孩子出现明显症状时一般都能及时发现,发现后会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相关有鉴定资质的医院就诊,尽早协助孩子康复,同时避免入园后造成对其他孩子的传播。
10.传染病愈后怎样才能复课?
将疾病诊断书和复课证明交给保健老师方可入园。
孩子们的健康 我们一起守护~
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