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园所动态 挂牌督导 资源共享 园所概况 家园互动 教育科研 幼儿保健 招生招聘 点播直播 师生博客 雁过留声
   当前位置:浏览文档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好数学
发布人:南京市幼小科学衔接  发布时间:2023/01/11 10:46:11

儿童对于数学的认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良好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让孩子慢慢长大,而不是揠苗助长,指望儿童跨越式发展。老师、家长应该如何顺应孩子的发展?

1.学数学不可能跨越式发展

首先应当了解儿童对于数学的认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很早就有了世界范围的研究。皮亚杰根据大量实验研究,确认儿童的认识发展具有连续的阶段性顺序。

儿童从获得数量守恒到长度、质量守恒,再到面积、容积(体积)守恒,有着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这些概念的守恒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几十年来,皮亚杰的理论不断受到考验与挑战,但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以儿童一定的成熟为前提,早已是不同流派儿童心理学家都认同的共识。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常常反应不佳。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过早投入学习,缺乏相关活动经历与生活经验。

  总之,理论和实践都能告诉我们,良好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让孩子慢慢长大,而不是揠苗助长,指望儿童跨越式发展。

2.家长如何顺应孩子的发展?

孩子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孩子抽象思维发展快,有些孩子形象思维发展快。即使是聪明的孩子,也会有某些方面发展比较迟缓,这都很正常。对于家长来说,一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二是适当给予引导。

  可取的对策之一,让孩子把手放到身后去弯手指,或者握拳,想着数手指,同时通过摆小棒、圆片等学具,掌握数的组成,也就是引导孩子逐步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家长按此建议,3.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怎样引导?

孩子数学学习有困难,家长应该留意观察,寻找原因。因为有些导致学习出错的原因,老师在课堂上较难发现。

 家长首先教孩子分辨鞋子的左右脚,体会穿对了更舒服的感觉。以后每天自己先把鞋子放好,再伸脚去穿。这样从生活细节入手,没多久偏旁、数字颠倒的现象就消失了。这一极端的例子说明生活习惯也可能会给学习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有些孩子感觉数学计算枯燥乏味,家长可以与孩子玩一些数学计算的亲子游戏,如用扑克牌“算24”。孩子赢了,把四个数组成的综合算式写下来。实践表明,“算24”是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手段。

  有些孩子数学题错误较多,家长可以发挥与教师不一样的作用,不是替代老师直接教孩子做题或讲解,帮助孩子建立一本错题本。抄写错题之后让孩子自己看错在哪里,怎样订正。

   这又是一个促进孩子自主发现错误、矫正错误的学习过程。等到单元测验时,家长不是重复老师的复习,只要让孩子看看近来错了那几题,哪里忘了或搞错了,什么地方自己最容易粗心。

4.做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引导者

作为家长,一方面要顺应孩子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施加积极地引导。

儿童毕竟是幼稚的,需要成人的引导,教育之难也在于此。所谓引导,不是将自己的喜好、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基于观察,基于对孩子兴趣、爱好、特长的了解与分析,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说到家庭的数学教育,很多家长会联想到“奥数”学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如果喜欢数学、喜欢智力的挑战,那么参加“奥数”学习,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道理很简单,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智力的潜能需要激活。

  反之,如果孩子不喜欢数学,那就大可不必因为人家的孩子在学“奥数”,逼迫自己的孩子也去学习“奥数”。

  再说,“奥数”本应是数学学习的深化、研究兴趣的培养。然而一旦纳入比赛、竞技的轨道,也会发生异化。不妨类比体育,本意是“增强人民体质”,但进入比赛、竞技,为了获得奥运奖牌,又有几位运动员能够全身而退。当然,运动员为了国家的荣誉而付出是值得的。家长应当为孩子的发展权衡得失。

5.重在兴趣激发与习惯培养

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之后,家长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天天检查作业、签字,而是协助老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很多适合家长的方式方法。这里介绍一位老教授的做法。教授退休在家,每天孙子放学回家,针对数学学科,与孙子交流当天的学习收获。开始学习加法了,爷爷说:“好,进了数学的大门”。

过几天,学了减法,继续鼓励:“有进步,会加进来,还会减回去”。二年级学了乘法,爷爷说:“了不起,100个2连加,都麻烦啊,来告诉爷爷,怎么写三秒钟解决问题”。

等到学了除法,爷爷激动地说:“哇,加减乘法都会了,快成小数学家了。”这种最朴实、最高级的培养兴趣的方式,给了笔者极大的启发:小学数学每一个基本的核心知识点,几乎都能找到令儿童激动的理由!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听写生字词成了家长每天必须完成的语文作业,“家默”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新名词。

一方面,语文教师不应将巩固生字词的任务,转嫁给家长;另一方面,家长也应着眼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想办法摆脱。

 例如,有些家长让孩子自己给自己听写,分批自己记、自己默。这其实是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有效方式。

 数学作业孩子不会做,最好的办法不是家长教,而是指导孩子看课本,看书上的例题是怎样解答的,还可以回想老师是怎样教的,同学是怎样交流的。这是教会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

  孩子做完作业后,应该让其自己检查,数学作业的检查方法,一是复查,二是验算,三是用不同的解法看是否得到相同结果。家长检查签字实乃下策。

 有的孩子回家作业注意力不集中,边做边玩。可以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规定完成时间,还可以桌上放一闹钟,予以提醒。个别家长发现孩子完成作业时间还早,就追加作业,往往适得其反。

   要让孩子估计自己完成作业要多久,养成时间观念,知道拖拖拉拉对自己没好处,做完就能玩。

 ◎ 相关文档

 

 ◎ 最新发布

 

 ◎ 一周热门

 

 ◎ 一月热评

“请说普通话”倡议书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欢欢喜喜迎新年
欢欢喜喜迎新年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26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苑幼儿园

苏ICP备17013875号] 访问计数:
教学督导
资源分享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