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有感
宓明明
暑假期间我认真读了《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这本书,心得如下:
1.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表现出的游戏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指导幼儿游戏。
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平行游戏法”特别适用于小班,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进行暗示性指导。中、大班 的幼儿则可以用“交叉游戏法”“游戏经验分享法”进行指导。
2.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多种需要
幼儿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在游戏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当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时,就有了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对游戏的开始、进行、结束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师应予以尊重。不能因为不符合自己预 先的设想就予以否定,并强行将幼儿游戏的发展纳入到自己事先预设好的轨道中。
3.创造良好的创造性游戏环境
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游戏的场地及游戏材料等物质条件以及这些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良好环境首先应该是能满足幼儿需要的,包括满足同伴间交往需要的环境,反映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主题,体现出非常鲜明的特征。如:角色游戏区放上白大褂、听诊器等,幼儿进入这个环境,三四个幼儿一同商量,玩起了医院游戏。游戏又吸引了更多的幼儿,就这样,参与游戏的幼儿越来越多,游戏内容也就 越来越丰富。
总之,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适宜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幼儿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满足其开展 各种游戏的需要,同时注意引导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 提高游戏的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