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沟通从“新”开始
——运用网络新媒体优化家园合作让家园沟通更加有效
【摘要】《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的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沟通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随着家园沟通环境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出现,象征时代特征的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各个领,实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快捷、便利、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特点。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并以此作为载体促进家园共育,可拉近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使家长和幼儿园之间能够有效及时地沟通,共同探讨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因此,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家园共育质量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家园沟通;微时代;幼儿教育”
在当代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传播介质,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直接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能够让家长及时直观地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幼儿在家的情况,这种形式的沟通方式非常适合目前工作较为繁忙的年轻家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其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促进家园合作。
一,传统的家园沟通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家园互动主要是以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访(电话访问)早送晚接,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在都有时间的前提,很多家长缺少与教师的交流或者交流时间不充分,家长有时候比较排斥这样的一种沟通方式,沟通就未必能够达成最初的愿景。而开展家长开放日等园级层面的家园共育活动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组织策划、配合协调,且呈现出的情况相对还是比较具有局限性。由于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协商调整,家长很难看到孩子的活动常态,而且活动开展的次数也就受到限制。对教师来讲一个人要管理几十个孩子,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通过传统的家园互动方式让每位孩子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如此一来,传统的家园共同途径就显得单薄起来,无法很好地满足现在家长得需求,家长期望能从老师处得知孩子每一日在园的情况,甚至是在活动中的每一次表现。他们既希望知道孩子这一周的活动安排,也希望知道一些育儿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就会形成教育上的“真空地带”。
二,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这个概念真正被中国人所熟知还是近十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手机在中国的普及。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在幼儿园家园沟通中常涉及到的主要是个人媒体阶段,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教师成为信息的编辑、发布者,利用网络等达到信“新媒体”的出现创新了家园沟通的模式,满足了家长的更高需求。
三,教师利用信息教育技术优化家园共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 “家庭是幼 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幼儿园的办学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园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家园共育新形式带来了契机,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进去学校和 家庭,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的渠道已经不 在局限于家访,家长会,家园联系本等形式,为了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为家园共育提 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家园共育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又有了新的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幼儿园家园沟通的手段,满足了家长对幼儿信息掌握的需求,同时弥补了传统家园沟通形式中的一些不足新媒体则利用自身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及时满足了多样性、及时性的教育需求,既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又给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的有效沟通。
(一)创建校园网站,引导家长科学育儿。
校园网站是幼儿园对社会公开的一个大平台,是家长了解幼儿园办园宗旨、办园理念及幼儿园各项事务和大型活动的窗口,为了能够满足家长对孩子在园情况的了解,拉近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实现有效及时的沟通,网站设置栏目的内容与编排要科学合理,如,设置的栏目可以有“园所动态”“孩子在成长““家长论坛”“优秀家长课堂”“幼儿安全教育平台”等等,在这些栏目中再设置相关的子栏目,要实时更新版块内容,向家长传递新信息,从多方面、多角度正确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具体的做法为:在“园所新闻”栏目内,将幼儿园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动态及各种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的状况,能够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在“班级特色”的栏目内,可以将孩子的各种活动、各类作品和幼儿园特色教学活动,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发布在网站上,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风采和快乐,激发家长和幼儿园同步教育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家园互动”专栏内,可以定期更新各种类型及创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营养保健和中外名人教学育儿的故事与文章。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他们更加科学地和幼儿园同步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二)利用各种平台有效促进家园共育。
创建班级 QQ 群和微信群教师利用班级QQ群,建立班级相册,记录幼儿在园时的学习生活情景,可以经常捕捉幼儿有趣的瞬间,定期或不定期地上传到群相册便于家长下载保存自己孩子的照片。家长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进入,上传孩子在家学习活动的照片,向其他家长展示自己孩子的动态。如,幼儿吃饭睡觉时的样子,上课时的神态表情与动作、参与户外活动时攀爬奔跑、游戏时的调皮可爱、绘画时的专注等。通过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温馨和谐的班级网络环境。
随着微信的普及和运用,使群体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大家可以解放双手进行语音对话,声音的传递使大家的交流更加亲切自如。班级微信群也成为家园互动的便利手段,微信群的建立让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架起便利的沟通桥梁。在微信群里,针对个别孩子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语音或视频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为家长提供科学、合理化的建议。
(三)利用幼儿园微信公众平台,促进家园共育。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倡导广大家长要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的 教育责任,提高育儿信心,珍惜和孩子沟通、交流”,从园所发展要求,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加强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促进 家庭教育的发展,自从我园微信公众号建立以来,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的参与 度也逐渐提高。 组建负责团队 利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成立幼儿园微信团队,以信息技术能手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家委会成员为辅的一个专门打造的团队引领家园共育。 微信公众号平台从周一 到周五内容都有所不同,每天都各具特色。
四,微时代下开辟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新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过去的那种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已经不能过适应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幼儿园的网站逐渐产生,也成了家园共育的新的工具,借助于微时代下的这些互联网软件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信息互联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是微时代下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它可以让幼儿园和家庭实现真正的互动,尤其是他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而受到制约,且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反映多元化的主题,让幼儿园和家庭能够多角度地参与其中,为家园共育模式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家园互动从过去的线上逐渐延伸到线下,受到了诸多家长的青睐,幼儿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家园共育要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就应当积极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机制,借助微时代下的信息互联渠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让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观念达成共识,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双方的互通有无,合作共育,确保幼儿得以身心全面发展。
五,新技术、新手段为家园共育赋能。
(一)案例分享:《宅家穿衣我最棒》。
“宅家穿衣我最棒,不用爸妈来帮忙”。这是我园小班组最近开展的一个线上教育活动。活动源于老师们向家长了解到。宅在家中的孩子们穿衣大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在幼儿园已经基本培养好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因为家中的生活而在退化。结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目标,老师发出号召,开展自己穿脱衣服的线上活动。,每个孩子在家中自己穿衣,并让家长录成一段视频发给老师,家长把孩子穿衣的视频加工合成一段有趣的抖音,放在班级的微信群里。视频中的孩子们随着儿歌自己动手,熟练地穿衣,脱叠放衣服。与爸爸妈妈一起比赛穿衣服,视频用3倍速进行了处理,让孩子穿衣动作变得快速起来。最平常不过的自己穿衣的事情,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变得有趣生动起来,孩子们个个成了穿衣小能手。随后这些视频被制作成抖音配上音效,孩子看着视频中的自己能干又可爱样子,自豪感油然而生。
分析:孩子虽宅在家中,但老师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心和对幼儿教育的责任。如何让宅在家中的广大儿童和家长同时受益,如何让有趣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共同参与,同时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家的教育问题,老师们奉献着爱心与智慧。从现代化的媒体宣传方式中,老师们敏锐地发现了抖音视频这一手段。这种内容丰富、容易操作观看的娱乐短视频,受到了各年龄段家长的欢迎,它短小却完整、有趣也有料。于是,老师们想:能否借助这种手段,将教育与快乐有机融合,让家长乐于接受,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成功与鼓舞呢?抖音技术手段让老师们在新的情况下产生了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能量和作用,是原来在幼儿园教育现场所不具备的。总结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抖音视频让教师的教育要求更具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视频中那配好的音乐,那快速播放、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场面,给了孩子们一种更具艺术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孩子们更容易感兴趣和被吸引。
(二)抖音视频让教育具有无限重复性、反复性。由于小视频的重复播放功能,孩子在反复回放和观看中,形成了一种自我强化和要求,在强化中不知不觉被自我教育和自我塑型,而这正符合儿童重复性的学习特点。
(三)抖音视频促进了孩子的自我激励。在抖音视频里,孩子们个个都是参与者、表演者,都是主角,看到自己参与其中,会更加努力地朝好的方向努力,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快乐。
当然,抖音视频这种电子化的教育工具和手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存在弊端,我们要高度重视,要把握好度与量,让新技术对孩子的成长赋能,而不是损害。
六,结论。
每个时代的家长工作都有自己的独特方式,新媒体是当下家长工作的必然发展路径,依靠信息技术的家园互动平台,使传统家园沟通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转变,通过多种角色、全方位的家园互动,使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制约,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便捷、更加健康、更加活跃、更加和谐、更加灵活的家园共育氛围,最终使幼儿受益。但是在大力弘扬新媒体技术给家长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家园沟通方式(家访、面谈等),更应该与传统的沟通方式相接合,使得家园合作能够更加深入、顺畅。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邝小莺;微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途径;开心素质教育(下半月);2016年06期
3. 刘诗意;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应用;中国农村教育;2019 第 4 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