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园所动态 挂牌督导 资源共享 园所概况 家园互动 教育科研 幼儿保健 招生招聘 点播直播 师生博客 雁过留声
   当前位置:浏览文档
[内部]玩转民间游戏,传承经典文化 ——贴烧饼
发布人:宋晓婉  发布时间:2022/09/05 13:33:09

玩转民间游戏,传承经典文化

                    ——贴烧饼

案例背景:

民间游戏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除了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外,还有很强的传承性在于其中。在那些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中,能够让孩子们亲密无间及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来自于劳动人民自发创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且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游戏。虽然这些民间游戏不知道流传了多久,但每一代孩子玩耍时都趣味依旧,所以说传统的东西总是散发着永恒的味道。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在健康领域中指出:“4-5岁幼儿能与他人玩追逐跑的游戏”,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民族文化”。为了贯彻落实《指南》中的精神,我们意图通过民间游戏《贴烧饼》不仅能够锻炼幼儿追逐、躲闪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传承经典民间游戏《贴烧饼》的玩法,使得幼儿充分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

案例描述:

下午户外活动时,我问小朋友想要玩什么游戏,琪琪兴奋地说:“老师,今天我们可不可以玩一些爷爷奶奶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呢?”我惊讶地问道:“你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都玩过哪些游戏吗?”琪琪快速地回答道:“贴烧饼、弹弹珠、玩泥巴...”安安也不甘示弱的说:“丢手绢、跳皮筋。”小朋友一个接一个的讨论着。我继续问道:“你们想玩那些游戏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其实,祖父辈们玩的游戏都来自于劳动人民所创作的,我们现在称那些游戏叫“民间游戏”,既然小朋友们都想玩,那么我们玩个什么游戏呢?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大家决定玩《贴烧饼》这个游戏。

首先,我来介绍游戏玩法并进行演示: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请一个小朋友做贴的人,我来做追的人,贴的小朋友沿着圈跑,可以贴在任何一个小朋友前面,被贴的小朋友要快速奔跑,防止被抓住。如果贴的小朋友被抓住了,那么这两个小朋友就进行角色互换,这样新一轮游戏就开始了。

游戏开始了,第一轮是琪琪和思思进行石头剪子布,琪琪赢了,所以他来追安安。安安跑着跑着,可能是跑累了,只见她迅速的将身子一扭贴到小雪的前面,小雪不仅反应快身体还十分敏捷,只听见“嗖”的一声贴在了离自己最近的欣欣前面,这时只听见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她加油:“欣欣加油 !欣欣加油!”欣欣带着使命拼命地向前跑,就这样你追我赶,到最后面的泽泽开始跑,我们都在为她俩呼喊:“加油!加油!”趁泽泽速度慢下来的时候,琪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泽泽……

新的一轮开始了,帆帆显得格外的高兴,激动的在拉圈的时候拽来拽去,当所有的小朋友都站好了,准备玩游戏时他就站的特别好等着老师叫到自己,我看他站好了,就表扬了航航并且征求小朋友同意后让他做追的那个人,随后小朋友们又找了贴的小朋友洋洋,洋洋发现自己快被追上的时候马上贴烧饼,可是航航仍然用力拽已经贴好的小朋友,该自己跑了也不跑,就这样大家又被他的调皮不耐烦了,让他换人他也不愿意,结果临近放学了,小朋友们纷纷进教室了。

案例分析:

1.幼儿年龄特点方面:

中班的小朋友不仅能够熟练地进行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而且在这项民间游戏《贴烧饼》中,幼儿的参与性的积极性较强,他们能够快速的反应、身体灵敏转身、移动等,很多小朋友在游戏中都可以遵守游戏规则。

2.幼儿体能训练方面:

《贴烧饼》这项民间游戏主要是练习幼儿快快跑和躲闪跑的能力,欣欣和小雪他们几个贴烧饼的小朋友,当别人贴过去时,他们能够很快的反应过来,并迅速做出判断,寻找下一个目标,这一系列的游戏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的林敏度和协调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挑战、乐于合作的良好素养。

3.幼儿行为习惯方面:

在本次《贴烧饼》游戏中,帆帆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立即终止游戏,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并明确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把正确的游戏规则告诉他。如果想继续游戏,务必遵守游戏规则。

采取措施:

一、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

首先,教师要针对民间游戏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的由来是什么,随后让幼儿与父母一起搜集民间游戏,最后教师带幼儿一起对搜集的民间游戏进行整理、筛选。

其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在活动中还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发展了幼儿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民间游戏作为游戏中的一种,是源于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一些符合孩子们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游戏,它不仅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民间游戏,它也包括现代人在已有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游戏。例如:民间游戏“丢手绢”“拍洋画”、“跳皮筋”、“过家家”等。

二、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及区域游戏相融合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及区域特色的融合不仅是为了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的发展,还希望我们的传统游戏不被现代的电子科技所代替、不被我们后代所遗忘,我们更注重的是一代代的传承。民间游戏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它教给每一位孩子。因此,我们会把收集到的各种民间游戏材料和民间游戏成品放在个区域中,供班级幼儿共同分享。例如:我们可以在科学区投放陀螺、手影、不倒翁等,让幼儿探索其中的秘密;在表演区投放轿子、花篮、连厢棒,让幼儿表演抬轿子、挑花篮、打连厢大家可以共同欣赏;在美工区投放泥巴、剪纸等,让幼儿用泥巴来搓、捏成一件件工艺品,用纸剪出一个个好玩的纸艺作品等。

三、玩转民间游戏,传承经典文化

(一)创新民间游戏玩法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但是他们会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集中性较为薄弱、耐心较为薄弱等,因此对我们设置的游戏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然而我们对游戏的玩法进行不定期的创编会为孩子带来新鲜感,让他们有继续游戏的兴趣。例如:民间游戏《贴烧饼》可以做多层的烧饼进行游戏。贴烧饼的人在被追的时候可以贴在圈上的任何烧饼,被贴的烧饼必须马上逃跑,如果被抓到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二)民间游戏内容的创新

民间游戏是符合当地人民现有的需求、经验、水平、材料所创编的,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现在的幼儿,因此,在民间游戏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结合《纲要》、《指南》的要求对民间游戏的内容进行创新,这样的方式,既是一种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也为为区域游戏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孩子们可以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感受不一样的氛围。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贴烧饼》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下来,现已成为经典的游戏,这个游戏不仅好玩,而且锻炼了小朋友之间的合作精神,传承了中国人团结友爱的精神,它也成为了很多人在童年抹不去的回忆,与此同时,在这些经典的民间游戏中,我们既要传承又要有所创新,继续延续给下一代下下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3]董旭花主编.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相关文档

 

 ◎ 最新发布

 

 ◎ 一周热门

 

 ◎ 一月热评

“请说普通话”倡议书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欢欢喜喜迎新年
欢欢喜喜迎新年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26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苑幼儿园

苏ICP备17013875号] 访问计数:
教学督导
资源分享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