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游”趣,“戏”悦童年
建邺区南苑幼儿园 柏心语
【案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喜欢玩沙游戏是大班幼儿的天性,在反复抓沙子、堆沙子的过程中,大班幼儿可以快速接受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获得无限的欢乐,并且实现各项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通过引导幼儿参与玩沙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对此,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开展玩沙游戏,让幼儿们在小沙池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大世界”。
【案例过程】
幼儿园里有一片沙池,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在沙池里玩耍。于是,到了玩沙游戏的时间,就能看到沙池里遍地都是PVC管和玩沙工具。小家伙们正忙着打造自己的“沙天地”……
※提出想法:搭建管道
“我想在沙池里挖一个大水坝,就像是沙漠绿洲一样。”看着沙池,轩轩小手拿着铲子比画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其他孩子的支持。“那我们要用铲子挖一个大坑。”“我们还要在大坑里装满水。”意见一致以后,孩子们纷纷拿着小铲子,挖了一个大坑。在孩子们齐心协力之下,大坑挖好了。如何将大坑里装满水,变成沙漠绿洲呢?聪明的孩子们很快想到可以用管道,利用管道将水龙头和大坑连接起来。什么管道才适合呢?孩子们来到了材料区寻找合适的管道,很快发现一根“L”形的PVC管道,将其插在大坑里。接下来,小家伙们纷纷拎着小桶前往水龙头接水,然后倒进管道里。可是,尝试了几次以后,孩子们发现效果不是很显著,用水桶接水太慢了。琪琪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水龙头上的管。”于是,孩子们继续行动起来……
※付诸行动:连接管道
按照孩子们的想法,将水龙头和管道连接起来,需要一根长长的自来水管。“老师,我们需要一根自来水管。”孩子们主动向我求助。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根长长的自来水管。安装工作开始了,孩子们齐心协力将自来水管套在水龙头上,然后将PVC管和自来水管对接,打开了水龙头。谁料到,水并没有流到大坑里,而是在接口处就四处飞溅,PVC管和自来水管也被水流冲开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围绕水管和PVC管连接处,细心观察。然而,几经思考,孩子们都没有找到答案。看到苦恼的孩子们,我走过去引导他们,“你们看看,要是这两个管子的口都是一样大的,这样接上去,没有固定,结实吗?”我的话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孩子们意识到水龙头的软管与PVC管的口径一样粗细,所以不能套在一起。即使出水了,因为水流太大,管子会被冲开。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孩子们开始想办法……
※行动成功:连接成功
第一次引水失败并没有让孩子们感到气馁,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这一次,他们决定换粗一点的PVC管。再次来到了材料区,孩子们开始寻找适合的材料。在寻找的过程中,孩子们还细心地将找到的PVC管和水管对比,看看粗细是否合适。经过多次尝试以后,孩子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PVC管,并将其放置在大坑里。
再次将PVC管与水管连接,粗的PVC管顺利将自来水管套了进去。兴奋的孩子们打开了水龙头,水顺着水管流进了PVC管里,最后流进了大坑里。很快,大坑里就装满了水,孩子们想象中的沙漠绿洲打造成功了。看着成功的“沙漠绿洲”,孩子们高兴得直拍手。可是,问题又出现了。PVC管与水管连接处不停地在漏水,孩子们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漏水的问题……
【案例分析】
沙水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次开展的玩沙游戏活动中,玩沙游戏活动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生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在游戏理念之下,我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将玩沙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促使幼儿在玩沙游戏的过程中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们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如何选择与操作材料,如何让材料为幼儿所用,在游戏中发挥引水的作用,给幼儿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们并没有轻易放弃,我也适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启发与提示,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平时的游戏经验,自主地想到解决办法。通过不断的操作材料,幼儿们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累积经验,在解决水管与PVC管连接引水的问题时,幼儿也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了起来,他们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学会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进行观察、探索、操作、发现,最终在我的指引下解决了问题,完成了游戏,也发展了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素养。
纵观幼儿打造大坝的三个阶段,在对每个阶段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可以显著地发展幼儿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在最初问题出现,到想出办法,再到最后解决问题,幼儿们积极聚集起来,主动探索,从而有效解决问题,促使其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玩沙能力、思维能力等获得了显著发展。
【案例反思】
在这次玩沙游戏中,我努力做到让幼儿们“玩中学”“玩中做”,激发幼儿对PVC管道引水的游戏兴趣,借助有效的策略促成幼儿的探究水平与生活经验,具体反思如下:
(一)尊重幼儿兴趣,自主生成游戏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极易被外界事物吸引,但是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能保持很持续的专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积极主动探索的意识也极强。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动下,幼儿能够积极投身于游戏活动,并且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不断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挖掘幼儿偶然发现的价值,生成自主游戏活动。在上述玩沙活动中,幼儿主动提出挖大水坝的想法,并且得到了同伴的支持,玩沙游戏活动自主生成。在玩沙游戏活动生成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确定游戏活动的主题,而是尊重幼儿们的兴趣,支持幼儿们的需求,促使幼儿自主开展玩沙游戏活动。而对孩子们观察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幼儿们玩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
(二)有效投放材料,满足游戏需求
幼儿已经开始有操作低结构材料的倾向,因此在玩沙活动中,我尽量为幼儿提供有效材料,让幼儿能够抓住重点,将时间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操作材料、如何分配材料等事情上。这样幼儿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将功夫都用在“刀刃”上,当幼儿遇到困难时,从材料下手,进一步激活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操作的过程中,打开思路。因此,在幼儿决定要打造大坝时,我就在一旁的材料区准备了丰富的玩沙材料,包括各种各样的PVC管和一整套的玩沙工具。如何将大坑里装满水,变成沙漠绿洲呢?孩子们想出利用管道的方法,第一次在材料区找到了一根“L”形的PVC管道。第二次尝试的时候,我为孩子们准备了自来水管,孩子们在材料区找到了粗细适宜的PVC管。各种各样的材料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游戏需求,也促使孩子们逐渐解决问题。
(三)教师有效指导,科学支持游戏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要放手幼儿,相信幼儿,给幼儿们自主的空间。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幼儿丰富的探索空间,相信幼儿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当然,当幼儿难以解决问题时,教师也要科学介入,有效指导。在上述玩沙游戏活动中,当幼儿们将PVC管插在沙坑里效果不是很显著时,他们想到用水龙头上的管,将水龙头和管道连接起来。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幼儿们的想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并没有流到大坑里。面对幼儿们的困惑,我主动来到幼儿们身边,引导幼儿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我的引导和幼儿们的细心观察下,幼儿们意识到水龙头的软管与PVC管的口径一样粗细,所以不能套在一起。最终,孩子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换成口径宽一点的PVC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