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园所动态 挂牌督导 资源共享 园所概况 家园互动 教育科研 幼儿保健 招生招聘 点播直播 师生博客 雁过留声
   当前位置:浏览文档
[内部]乐表达、会质疑、敢创造——以中班建构“马路上的高架桥”为例
发布人:陈媛  发布时间:2023/02/05 11:09:29

乐表达、会质疑、敢创造——以中班建构“马路上的高架桥”为例

谈自主游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摘要】

运用自主性游戏能够为幼儿的语言交流提供便利,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在表达中学习,并逐步积累沟通的技能。本文尝试通过对当前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中班建构游戏“马路上的高架桥”为例对自主性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期对幼儿语言发展十分关键, 而自主性游戏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 它能让幼儿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语言交流机会, 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就要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语言来表现内心的想法, 从而达成与同伴、成人之间的交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幼儿园应该将游戏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互动形式。 自主性游戏可以让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得到激发,获得更多愉悦感,更有价值的是通过让幼儿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当前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现状分析

1、游戏空间和游戏材料提供由教师决定,幼儿语言表达机会少

当下,仍然有很多教师把自主性游戏当作一种硬性任务去完成,在创设区域环境时,直接提供成品材料让幼儿在区域里游戏,幼儿的思维被禁锢,游戏内容少,语言表达机会自然也就很少。

2、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儿童的语言而盲目指导,介入时机不适宜

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得不清晰、不恰当,停留在蜻蜓点水式的巡视,只是知道幼儿大概在玩什么,没有深度观察与指导,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语言没有正确分析, 容易出现打断幼儿说话现象或是曲解幼儿的意思, 不知道幼儿真正需要什么,盲目指导。

3、自主性游戏结束后点评环节缺乏深度,幼儿语言没有得到提升

游戏结束后,教师经常会草草收场,幼儿快速的整理好玩具,然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过程性分享和游戏中幼儿出现的问题,没有聆听幼儿的想法, 在评价中忽视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同伴间的互动评价, 教师做总结性发言就结束了游戏活动,幼儿语言没有得到较好提升。

二、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解决对策

1、关注环境的创设,提供语言表达机会

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在幼儿语言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针对幼儿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应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且形式多变的自主性游戏, 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游戏, 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铺设道路。

案例1:在搭建高架桥时,孩子们发现圆柱形积木不够用了,向老师师寻求帮助。老师让幼儿想一想, 还有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 幼儿回答:“用其他圆柱形的物品代替可以吗? ”老师表示可以,于是幼儿就在幼儿园里搜集其他可以代替的罐子。这就无形中为幼儿游戏提供了丰富的环境, 满足幼儿需求。 在寻找圆柱形罐的过程中,幼儿会随环境变化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如:和同伴协商去哪里搜寻圆柱形物品、怎样和其他班级老师沟通需要圆柱形物品的问题? 都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思考的。

2、观察幼儿游戏,发现游戏中的问题

教师放要以一位观察者、支持者、评价者的身份真正进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中班幼儿很喜欢搭建活动,每次在区域中都能够感受到幼儿搭建的积极性,同时在游戏时幼儿很喜欢摆弄辅助物“小汽车”,于是由此我们引发“高架桥”这一些列搭建,随之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图片欣赏了解了高架桥的形状、作用等,并且在材料的准备中幼儿从家中搜集了很多辅助物,如薯片罐、纸筒、等低结构的材料,而不是由老师准备好所有的材料,从搭建的主题和辅助物的准备,都贴近幼儿的兴趣、来源于生活,更易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观察着幼儿整个游戏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记录。

3、鼓励幼儿探索,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应做一个旁观者,耐心等待,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时间, 如他们自己能解决问题教师就不用介入游戏, 但是当幼儿之间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指导语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案例:在搭建过程中, 孩子们无意中发现薯片罐不是很稳定,索性全部改用牛奶罐来搭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们果断放弃了容易断掉的薯片罐,改为用牛奶罐来造桥墩。

幼儿A说:“高架桥有好几层,我们需要很多的罐子!” 幼儿B说:“好的,我们把罐子全部拿出来应该就够了!”说着拿起两个牛奶罐直直的拼接了起来,可是他们发现想搭第三层时,路面会和第二层帖在一起,于是幼儿B问幼儿A:“第三层要再高一点的,现在一样高怎么办?”此时,教师心理有些想“冲上”去给幼儿一些意见,但是教师忍住嘴管住手,又默默观察着,果然等待是值得的,幼儿A似乎发现其中的奥秘:“那就再换高一点的柱子不就行了!”于是,两个人就继续在辅助里找高与奶粉罐的柱体,结果发现数量不够,菲菲说:“那我们可以在罐子上放小块的积木,就可以更高了!”有了好想法,几个人说做就做,继续搭建。

幼儿多次与同伴尝试搭建不同高度的高架桥,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社交能力的机会,抓住这个契机,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不是着急干预而是适当等待,让幼儿有了自己的空间想法。幼儿之间能很好地合作并能发现桥梁高低距离的测量,他们正在一点点地往上搭建。

4、肯定幼儿的想法,适时介入游戏

幼儿游戏时会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这些想法往往具有他们自己逻辑性和创新性, 因此教师应肯定幼儿此时此刻提出的想法。

案例:今天的搭建中,幼儿C想尝试利用不同的物品搭建,“老师,盒子可以用搭高架桥吗?”老师表示肯定:“可以呀,还从来没有小朋友试过呢,你今天来试试吧!”,幼儿C小心翼翼的利用两个纸盒连接起桥梁,发现非常成功,立即有了继续的勇气。高架桥完成,幼儿C很有成就感,已经迫不及待准备让小汽车在路面上行驶起来,老师:“所有的小汽车都在一起跑,是不是有点乱,万一撞车就不好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C若有所思:“我知道了,让汽车都按照红绿灯走!”说完,幼儿C说完继续和小伙伴忙碌起来

  教师的介入:此时教师只是提醒她们可以将“留白区”的空间都利用起来,可以根据搭建增添一些装饰物。抓住教育契机:围合搭建、空间错落;有教师适当适时适宜的介入与语言提示。在整个游戏中教师通过及时进入游戏, 引导孩子共同解决,这时孩子就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发展了孩子的语言 能力。同时,教师在孩子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的介入,可以激发孩子进一步深化游戏主题的情节, 并加强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5、重视游戏后讲评,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自主性游戏结束后的讲评对于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它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创造了条件。 在每次游戏结束之后,教师都会和幼儿进行游戏交流, 让幼儿自由讲述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在游戏中遇到了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幼儿创造的成果,需要得到夸奖、认可,并希望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我们更应注重同伴之间的评价,同时,老师在观察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在评价时有重点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孩子思考,找出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为下次再进行创作做铺垫。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建构中体验到了成功感、自豪感。孩子们在生生互动中寻找着快乐,教师千万不要忽视同伴的作用,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取代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互动。 在同伴间的互动中不断地从别人身上印证自己的语言,这使他们在游戏时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 以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交往的需要。

游戏讲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自主性游戏的讲评是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 说说自己游戏时的感想和体会。显而易见,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获得的交往经验是幼儿语言能力提升的基石。 幼儿是自主游戏活动的主体,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 以自主性游戏为载体,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在学习交往中尽情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要把握时机,将自主性游戏贯彻在幼儿活动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发挥自主性游戏的作用,使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在整个区域游戏高架桥搭建活动结束后, 教师组织幼儿对建构过程中合作情况、建构布局、颜色搭配、 作品效果等进行评价。

此次活动调动了整个班级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对此次作品很满意,说还要继续搭建其他的作品,对于打破原有的固定“区域游戏”模式,教师感到非常的欣慰,教师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高架桥的诞生不仅增强了幼儿信心, 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还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愿望。

三、结束语

总之, 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时,要把握每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创设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 彩的语言环境, 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促进语言更好的发展。

自主性游戏不但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需求, 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流平台, 与教师指导也是密不可分。 作为一位好教师,眼里一定要有孩子,走进他们的各种游戏,在自主 性游戏过程中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 在自主性游戏中作为幼儿的伙伴来实现教育指导。

只要教师能尊重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 为幼儿创设出优质的区域环境并给予适宜有效的指导 以及游戏结束后的有效评价, 那么幼儿将永远是积极主动的、认真专注的、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 这也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君伟. 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7(1):206-207.

[2]王晓红.在自主性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5):226.

[3]黄小慧.论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 2018(2):145-146.

[4]陈晓霞. 对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指导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18-219.

[5]陈英姿. 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价值与材料投放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35):68-69.


 ◎ 相关文档

 

 ◎ 最新发布

 

 ◎ 一周热门

 

 ◎ 一月热评

“请说普通话”倡议书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南苑幼儿园承办建邺区民办片区...
欢欢喜喜迎新年
欢欢喜喜迎新年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POWERED BY V2020.00611.final md26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4

主办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苑幼儿园

苏ICP备17013875号] 访问计数:
教学督导
资源分享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