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家长的情感支持
——携手孩子,一起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一、案例分析:
在“幼小衔接”中,幼儿在自我认知、知识学习和适应成长,面对小学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此阶段期,家长们也要和幼儿一起适应“幼小衔接”,不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教育方式、观念上要给予调整,更要对“幼小衔接期”的孩子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关注。孩子们在过渡适应中更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信任和助力,这才是“幼小衔接”中师、幼、家三方合力的关键。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参与,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次我们的家园共育活动,旨在帮助家长能够清晰的看见孩子幼儿时期的进步和变化,发现孩子的潜在特质和亮点,建立亲子间双向情感支持,助力幼儿在幼小衔接中的顺利过渡。
二、案例内容:
※活动主题:“我是你的眼”——携手孩子,一起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活动对象:大班部分幼儿及家长
※活动准备:
1. 前期对参加活动的幼儿进行采访,进行视频剪辑制作
附:对大班幼儿的访谈提纲
①你知道“感恩”是什么意思吗?
②还记得在你们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吗?
③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变得很老,他们的眼睛看不清路了,腿脚也不太能走动了,你会难过伤心吗?你愿意照顾变老的爸爸妈妈吗?你会对她们说什么?做什么?
④爸爸妈妈如果需要你们的帮助,你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你想对你的爸爸或者妈妈说什么?
|
2. 幼儿的经验准备:熟悉活动场地路线,了解规则要求。
※活动流程:
环节一:欢迎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提出活动主题和规则
主持人:今天很幸运,各位家长被邀请到幼儿园,参加这次体验活动。大家一定很好奇,今天的内容是什么?来到这里到底要做些什么?首先请观看我们事先对孩子们进行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对自己的孩子满意吗?看了这段您孩子的采访视频后,您对孩子的认识有改变了吗?
主持人:可能每一个人对于满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满意的,某些方面又是不满意的。第二个小问题:你认为孩子对你们满意吗?我们经常会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给予是否对错,如果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会和我们一样吗?
主持人:下面进入体验环节,这一个小时里要和我们的孩子互换身份,家长当孩子,孩子当家长。
游戏体验规则:
①今天你们的孩子是大人,活动中将由他们帮助你们走过一段不可未知的路,陪伴你们照顾你们。(出示眼罩),今天这个眼罩将是贯穿始终的道具,请家长们戴上后不要随意摘掉,直到主持人宣布摘掉眼罩才可以下下来,第一条规则能做到吗?
②今天您的孩子就是你们的眼睛,也许在这即将走过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放手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走的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哪怕不小心摔倒了也不要去责怪孩子指责他们,因为孩子们在学着做你们的眼睛,你们的手和脚。对自己的孩子保持信任和放手这是第二条规则能做到吗?
③我们和孩子在这一路上其实都在尝试和学习,我们可以用成人的经验给予他们建议,比如在行进的过程中你们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方法:当你看不见时,孩子并不能体会,这个时候你需要告诉孩子你们遇到的困难是什么,走得太快了会容易摔倒,你需要他们怎么去帮助你,扶着你的脚还是用语言来告诉你们前方有什么障碍。第三条规则,是给予你的孩子一些建议,共同学习挑战。
环节二:孩子们入场,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并搀扶好家长。
主持人:今天你们的爸爸妈妈会来到幼儿园和你们一起完成一个游戏活动,但是和以往不一样的是,今天爸爸妈妈什么都看不见,因为他们戴上了眼罩,看不清地上的路了,会走得很慢很慢。就像你们小时候还不会走路一样需要他们的搀扶和照顾;她们也不知道周围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像你们小时候一样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妈妈一点一点的告诉你们一样。今天的活动要求爸爸妈妈不允许摘下眼罩,让他们当一次小孩子,你们来当爸爸妈妈来照顾她们。有信心来完成今天的挑战吗?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还要照顾好你们的“孩子”。准备好了吗?下面请爸爸妈妈们带上眼罩,我们沿着路线带着他们走完这条他们看不见不知道的路,最后返回大厅坐好就算完成挑战。
环节三:“我是你的眼”亲子拓展体验(摄像机跟拍)
在操场上设计障碍路线:锥形桶、小桥、轮胎障碍物,家长戴上眼罩,由自己的孩子牵着手在不碰到障碍物的情况下穿行而过,最终返回到活动室完成任务。
主持人:提前回到音乐厅的宝贝们,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刚才你们的这段路上都有些什么?你们是怎么通过的?
主持人:宝贝们,你们小时候的不会自己吃饭,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们的还记得吗?下面我们来照顾她们,她们可是看不见的哦,需要你们把汤圆一颗颗喂到爸爸们的嘴巴里,让她们把甜甜的汤圆吃进肚子里。你们准备好了吗,喂家长吃汤圆吧。
主持人:这里还有纸巾,帮爸妈嘴巴擦一擦。宝贝们现在你们可以到老师这里来,站在前面站好一排,面向爸爸妈妈们。请爸爸爸爸轻轻站起来,一个一个慢慢走到孩子的面前,不用发出声音,摸一摸,找一找你们的宝贝在哪里?如果确认是您的孩子,请将眼罩摘下来,抱起您的宝贝。
环节四:幼儿分享“我是你的眼”体验活动感受
主持人:宝贝们,你们手拉手搀扶着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安全抵达终点,给棒棒的我们鼓鼓掌吧,你们还亲手将甜甜的汤圆喂给他们吃,像极了小时候爸爸妈妈照顾你们吃饭的样子。
主持人:刚才的这段路程虽然不长,但是一定会让我们的心此起彼伏,有担心、又紧张、有着急、有信任也会有感动。小朋友们,你们刚刚照顾爸爸妈妈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办的呢?家长们,你们在这个过程中你和你的孩子又是如何携手一起克服困难的呢?(观看现场活动体验视频)
主持人:家长们,让我们将宝贝们揽入怀里,宝贝们,我们要感谢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照顾,爸爸妈妈感谢宝贝给予我们不一般的旅程。相互在耳边轻轻的说上你们最想对她们说的话语吧。(爸爸、妈妈,我爱你!宝贝,我也爱你)
环节五:家园亲子间情感表达
主持人:我们把宝贝们想对你们说的话制作成了一个小视频,作为今天参与活动的礼物送给大家,请大家欣赏。
三、实施效果:
1. 家长活动体会与反馈(节选)
家长1:当我听到屏幕上VCR中儿子和我说的话,当场就泪崩了,平时看他大大咧咧,调皮好动的性格做事情马虎到不行的样子,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真的很暖心,收获了满满的感动。VCR里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孩子的内心,也让我在思考这件事:我们总说父母爱孩子,其实孩子更爱父母。我们总是理直气壮地对孩子有要求,却总是忽略孩子的步伐到底是快还是慢,也总说忽视自己的方式,是对是错。这场活动也深刻地让我体验到,如何才是我们真正从孩子本身成长方式出发的教育方式。
家长2:活动中那一句“妈妈,我爱你”让我这个泪点其实很高的人居然都眼眶湿润了。在眼睛被蒙上,整个世界变得黑暗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很慌张无措的,连脚都不敢迈,娃这时候在我耳朵边悄悄说了句:“妈妈,别怕,我牵着你。”瞬间,我平静了,当然,我还是有点不相信他的,所以我走的很慢。娃一开始走的比较快,但只要我跟他说“我看不见,我害怕”,他就会放慢脚步,还会跟我说我牵着你呢,不怕。特别是跨栏环节,他蹲下来,把我的脚往上抬搬过栏杆的时候,我真的被他感动到了,小小的人大大的力量!整个过程中,每当到一个环节的时候,他都会很详细地给我介绍这是哪里,前面有什么,你要怎么做等等,耐心的程度超出我的想象。给我喂汤圆的时候,虽然自己嘴馋的不得了,一直在说妈妈,我也想吃,但最后他还是把所有的汤圆都给我吃了,当时虽然看不见表情,但能想象的出他那纠结的小脸。
家长3:今天我当了一次“儿子”,儿子做了一次“爸爸”,他领着我走了一次充满未知但是让我感觉踏实,安全和幸福的路。我没有想过蒙起双眼,让儿子领着我在幼儿园里走迷宫,过独木桥,跨越障碍,因为平时都是我去保护他,去领着他度过每一个障碍,今天老师们让家长把自己交给孩子,去让他们照顾我们。我倒是不担心儿子不会带路,只是不知道他居然可以做的这么好。遇见门槛,他会蹲下把我的一只脚抬起放在门槛外,再把另一只脚抬出;遇见高处的悬挂,他会让我弯腰,防止我碰头;过独木桥,他举起双手撑住我胳膊,保持我的平衡;虽然他会把左说成右,但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放开过我的手,一路上,他跟我聊天,说这是秘密通道,说这是他发现的近路,鼓励我快到了,让我不害怕。我蒙着眼,看不见任何东西不知道东南西北,可我心里特别敞亮,我相信儿子会安全带我回到终点,因为他保证过他今天会做好“爸爸”照顾好我这个“儿子”。
家长4:原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实际都留存在了孩子的脑海中,甚至一次逗她笑。家长的陪伴不能只是说说。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深远影响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情感,让孩子能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的学会珍惜和感恩。
2.家园共育研讨话题:在孩子的童年阶段,作为家长能给予孩子到小学乃至成长中受益的“财富”是什么?
(1)调整慢下来等待的积极心态
在这个父母焦虑、孩子压力大的社会下,快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慢显得尤其可贵。孩子对我们大人是宽容的,可家长往往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成人的想法和命令去做事,却从未想过他们要什么;有的时候会不耐烦,缺少对孩子的理解和包容。从现在起要调整心态,进入小学之后,家长一定要能够拥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从言语的鼓励到行动的支持,陪伴孩子慢慢进步,阳光的种子才能茁壮成长。
(2)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亮点
对家长来说,学会发现孩子亮点尤其重要。养育孩子对家长来说都是新手,这是一件只有一次机会做的事情,盘娃需谨慎,盘前先了解;但是这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因为家长们会得到无限多的幸福和无尽的未来。不要用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看孩子,不如做回孩子,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他们,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有长处和亮点,都是那么优秀。
(3)有效陪伴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即将升入小学阶段后,知识学习将代替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我们不仅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知识,更需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相信他们可以做好每一件事,他们才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在足够的爱中一起试着去发现、去交流,去学习,去适应,去分享,让彼此幸福。
四、反思改进:
在幼儿园的终结阶段和小学教育启蒙阶段的过渡期,也是幼儿不断发展的社会心理及身体发展上的衔接,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向导作用,此阶段的情感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和必要。让积极的情绪情感走进幼儿的内心,植入幼儿的心田,促进幼儿体、德、智、美各方面协调发展。
在这一次的家园互动案例中,通过游戏互换角色,给予放手相互信任,让孩子带领家长重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路坎。活动中孩子一声声的关注,一句句引导,一次次耐心的劝导让家长们惊叹原来自己的孩子无比优秀和独一无二。幼小衔接阶段是与其说是孩子们要适应,不如说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适应,教育的初心和本真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规律,是顺应不同幼儿的成长节奏,给幼儿自由、自主、愉快、创造的童年,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和丰富的情感支持。
幼儿园的生活即将过去,迎来向往的小学,未来的时间还很多,慢慢走,不疾不徐,一路上会有特别美好的风景慢慢欣赏。携手孩子,一起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