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别再跟老师打报告了,请你在打报告之前先想想这件事情值不值得打报告。”我以命令式的口吻表达着我对陈洪的不满。在我眼中,他是个爱打报告,不会谦让甚至有点小肚鸡肠的学生,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报告谁谁谁拿了他的东西,谁谁谁推了他……在几次耐心劝导无果后,我彻底对他失去了耐心。
这周五的社团,课堂上陈洪又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了,他打了另一个同学,原因只是别人推了他一下。我彻底对这个小孩失去信心,对他大吼道:“你怎么能够打人呢?陈老师怎么教育你的?你家长是怎么教育你的?”我把孩子的家长叫来,打算好好跟家长谈谈这个孩子的“品德问题”。可交谈的过程中傻眼了,原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仇必报”。
一方面,我劝说着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另一方面我感到了对陈洪教育的失败。他已有自我判断,认为家长对他的教育方式是错的,所以在别人“伤害”他时,他并没有选择家长的“以牙还牙,有仇必报”的处理方式,而是选择了向老师报告这样较为“温柔”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却被老师的缺乏耐心给磨灭了,把他推向了暴力的那一边。
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都是纯洁的、善良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更需要耐心,可能孩子会反复的跟你讲同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烦”。但这样的烦是因为他们的无助,也是他们对于老师信任的表现,我们不可以因为我们的缺乏耐心而伤害孩子们有效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