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正在批改着学生的作业,马萱悻悻地走到我的身边,轻声问道:“陈老师,你帮我画的画画好了吗?”我瞬间一阵脸红,搪塞说到:“你再等一等哈,老师想把你画的更漂亮一点,所以得用更多的时间”。马萱失望地低下头,“喔”的一声离开了。看着马萱失落的背影,我一方面庆幸自己的“灵机一动”,同时也为自己失信于孩子而感到羞愧。
事情发生在上学期快期末的时候,一天,我中午值班,一时心血来潮,对马萱说:“陈老师帮你画一张肖像画吧。”她很高兴,可由于中午自习时间较短,我的作品并没有完成,于是我对马萱说:“我回去修改完成,等下学期开学,我就把画好的画作为开学礼物送给你”。这只是我的“随口一说”,我并没有考虑我是否真的能够完成,也不曾想孩子会如此牢牢地记得这件事情。当马萱走到我跟前,满怀期待地问我要画地时候,我觉得我给孩子形成很错误的示范,这样错误地示范甚至会影响我作为老师的形象。
其实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诚实不说谎,可是在无意之间我们也在说谎,自己觉得没什么,可是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信任。不能言而无信,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