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师成长 > 正文

迷雾重重,前路茫茫

时间:2017-02-15    作者:肖明娟

开学第一课是《我们爱你啊,中国》,我决定从这里开启我的网络预习计划。如何设计网络预习作业如何让预习内容丰富起来?如何让学生真正的收益于网络预习呢?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深思熟虑后,我设计以下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索以风景名胜和特产的图文资料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龙井茶、茅台酒、江南丝绸、景德镇陶瓷、傣家竹楼。上传到学生讨论版的预习贴里

这样设计初衷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充分了解祖国的风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上传的资料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第一次网络预习作业就此布置下去了。第二天,打开了班级讨论板的第一课预习贴,惊喜的是同学积极性挺高,跟帖踊跃,预习贴跟帖长达几十页。我们是小班化学校,学生比较少,如果多的话,这个数字还要大大提高。但是,仔细看学生的跟帖,也发现了很严重的问题:1、很多学生在百度中搜到资料后直接复制黏贴,但是生涩难懂的文字使学生阅读困难。2、由于要求搜集的资料太多,预习量太大,增添了学生的负担。3、上传资料时,同学们不太关注前面同学的资料,导致资料重复,效率不高。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预习第2篇课文前,我就提示学生在展示资料前,做一些删减,便于其他同学阅读。同时还要求示学生上传前注意留意前面的同学的预习资料,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补充,避免重复。可是这样进行了几次,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前面同学发送了很多资料,后面的同学基本上没有资料可以补充。同时,大家上讨论板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一放学就上讨论板做预习作业了,有的同学却要到晚上8点以后才有时间上网。所以很多同学,上传了自己的预习作业以后,基本上没时间,也没兴趣关注后面的同学发送了什么新的内容。我不得不感叹,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纤瘦的。

      难道,我的网络预习之路只能前行到这里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