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最长时间的寒假生活,终于再次开学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对于开学的心情都兴奋的无以言表。本学期的上课模式跟上学期也有了一些变化,例:调位置,每个人单分单坐,大课间分流、吃饭分流,下课也要保持安全距离。第一天下来发现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发现在课堂中孩子积极性不高,好多习惯也已经丢失,之前在家里进行线上教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孩子话筒是静音的,与老师沟通较少,所以现在在课堂中也习惯性沉默。只能通过表扬不断正强化一些同学的行为,才有了一些转变。但是常规问题总是反复强调、反复出现。
这不,在今天下午大课间的时候,我们班的小鑫又开始“搞事情”了。他是我的语文课代表,之前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作业还是常规都是班级的模范,但在这次开学后,总是屡次挑战老师的底线。故意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发出奇怪的声音,使同学哄堂大笑,引起老师的关注。在大课间到下面指定位置做游戏时,由于男生队伍站的总是不太好,于是我先让这一队学生练习原地踏地作为“惩罚”,可他故意跟其他人不一样,故意走错的原因,让他们不得不再走一次,慢慢的其他同学开始了埋怨。为了给这个孩子一个台阶,并锻炼他们的集体意识。我说道:你们作为一个大组来玩一个游戏吧,这是一个呼啦圈,如果你们能手不松开完整的从第一个传到最后一位同学,就让你们自由活动。”游戏开始了,一个,两个,三个......很快呼啦圈要传到最后一位同学了,可就在这时,他突然松开跟他牵手的同学,并且举着手说:“我松开了、我松开了,没结束,再来一局”。其他同学也知道违反了游戏规则,没办法只能再来一局。可是两次、三次,他每次都在快要成功的时候故意犯规,让所有人重新开始。慢慢的同学指责声越来越多,我的耐心也接近了边缘,可他却不以为然。想到他最近的表现,我气冲冲地把他拉到了一边,生气的问道:“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你知道什么叫集体荣誉感吗?你以为你每次的哗众取宠都很搞笑吗?”我以为面对严肃的我,他会有一些害怕。但没想到的是,他很不屑的说了句:“昂,没有,咋啦”,我顿时火冒三丈,但我知道这不是发火的地方和时候,于是我把他拉到一个角落,不敢置信的再次询问:“你难道一点都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可能是因为,我把他拉开的缘故,身边没有了“观众”,他很敷衍的回答道:“知道了,知道了。”但我知道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下次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接二连三的出现,我把他留下来就静静地看着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他一开始还吊儿郎当的站着,慢慢的发现我没有了声音,竟然默默站好了。我仍然没有说话,还是似笑不笑地静静的看着他,他开始慌张起来,一直在说老师你看我干嘛?老师你说话啊?我就不就闹着玩一下嘛?等到他终于忍不住的时候,我淡淡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说话吗?”他摇摇头。“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在看着你,老师不想批评你,给你留点面子,你是个大孩子了,你很懂事,我觉得我不需要多说。”“你现在说一说,刚刚这段时间你都在想什么?”他说:“本来我没有在意,觉得无所谓、不至于。觉得老师不能把我怎么样。把我拉开之后觉得可能会大骂我一顿,又或者跟我家里打电话。”我听到不禁笑了出来,内心活动很充足啊。“那你现在认识到问题了吗?”我问道。他说:“我知道,但是我忍不住。”我转念一想,是啊,不知不觉在家已经呆了三、四个月,有些不好的习惯已经养成,在家一个人也自由散漫惯了,集体意识没有那么强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老师要做的更多是和孩子父母配合,让他尽快适应学校节奏,控制自己的行为。想着晚上跟他父母打个电话聊一聊情况。他好像看出了我在想什么一样,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把我的情况跟奶奶讲啊(平时奶奶带大,很怕奶奶)?”我现在已经知道错了,我刚刚做事情只顾着好玩,没有想那么多,我以后一定慢慢控制自己的行为,锻炼自己的集体意识。看他态度诚恳,我也就软下心来,说道:“好吧,就再给你这个机会,不过我不要你的保证,我只想知道你做不到怎么办?”他惊喜的连忙说:“如果做不到,我自己向奶奶承认错误,并且不做语文课代表了”。我暗自惊道:“想的很多啊,连后路都想好了,孩子果然长大了,不能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们了。他们自己会考虑到很多的事情,并给出相对的解决方案。”“行吧,那我就再观察你几天,看你表现”,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果然在我遵守我的承诺之后,他也完成了他与我的约定,各科老师都对他这段时间的表现表示了肯定。
六年级的男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还有些许的叛逆,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男孩子,做错事情又碍于面子不肯认错或通过做一些怪异的行为掩盖内心的慌张,也许有时候给他一个面子,听他说一说,没准儿会做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