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3日,本学期第十五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二(4)班体育委员张驰,他的座右铭是: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另一位是高二(4)班数学课代表顾可欣,她的座右铭是:求之若饥,虚心若愚。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缓解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同时可以施展学生的才华。同学们在社团活动中能积极思考、勤学好学,充分展现建高学子的社团风貌。今天晨会上教学科研处袁子意主任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就是《我眼中的建高大树》。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走在建邺高中的校园,用我们平凡的眼睛可以看见很多,其实还有很多是我们看到却没有感受到的。上周晨会吴梅老师谈到了沟通的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观察其实在各学科中都有呈现。
一进校园大门,明理楼前有两排大树,大树下有很多同心圆。一次,和一位学生在三楼的连廊上谈心,突然他问我,老师这些同心圆有什么含义?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只是感觉只有达到大树的高度才能看到吧。偶然的一天,看到了高一年级的阅读书籍——社会家费孝通写的《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中的一段文字似乎明白了。孔子最注重就是水波纹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个己,得加以克服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个同心圆的伦常,就可以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有国到天下,是条通路。
走在建高校园,一排排不同的大树树立在道路两边,一个共同的特征,有着粗壮的枝干。听过一个讲座,介绍的就是大树理论。我们都知道一棵大树的长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通常需要5个条件:
1. 树苗种下去,需要时间生长,年轮一圈圈扩大;
2. 扎根越深,吸收营养越多,枝叶就越繁茂;
3. 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
4. 勤加修剪,去除不必要的枝蔓;
5. 吸收阳光,转化成更多的生长养分。
每一株幼苗,都要历时间、深扎根、经风雨、勤修剪、向阳光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就是著名的“大树理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人也跟树木生长一样,只有经历这五重磨练,才能拥有更好的人生。
建邺高中近年先后建成了省级数学课程基地,省级语文金陵文脉课程基地,南京市数学解题研究中心,南京市四有教师综合育人项目,南京市高品质高中培育学校。十多个省市区课结题与立项。看到是基地与中心的创建与成立,看不到的是数学语文团队在各自的学科领军教师的带领下开了数十次的论证会,研讨会,看不到数十篇解题论文的发表中的冥思苦想。建邺高中近年先后有演讲社团、共青团领导力社团、几何画板社团、烙画、街舞等十多个社团获得市、区优秀社团,数十位同学获得市、区优秀社团个人。看到的是获得荣誉,也请感受的是获奖的社团负责教师与学生做的大量的准备工作的巨大艰辛。看到是教学成绩稳步提高,也请感受学生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请感受的班主任与学生长时间的交流与沟通的欣慰与焦急,请感受学校,级部,学科组,班级不断的开会研讨中校长、教师付出的巨大的精力后的身心疲惫。但我们始终相信,建邺高中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最后,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建团100周年发言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发言: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