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道德与法治学业研讨、评价研讨
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贯彻中央和江苏省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及“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规范》、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遵循多元、开放、发展的原则,本次道德与法治期末评价,我们坚守“核心素养是关键、身心健康是根基、人格健全是保障”的育人观,综合考虑知识、技能、思维,尝试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激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促进儿童全方面发展。
评价内容的,一年级主题为养成好习惯:引导学生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二年级主题为有创意的生活:引导学生有不断改进与创新生活的热情与追求,养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意识,使创新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期末总评包括三个板块:1.展示种植观察记录、游戏创编、作品设计、奖状设计;2.知识检测;3.创意大考验。
评价原则,关注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
在测试过程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大方表达,正确解决问题。一年级有小部分,出现判断不准;不敢发言;缺乏思考的现象,这些在考核中出现的系列现象,也是我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资源,方便我们在之后的教学中,能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二年级有同学参与感强,细心读题,认真思考,积极主动,并正确的解决问题。本次第一次出现不能怎样的反向问法,需要学生仔细读题;简答题,都比较开放,有的检验日常学生课堂基本知识和价值观,有的关注学生在具体事件中的创新。最后的创意设计,全班先交流讨论,然后画一画。在活动中,学生分享尝试、与同学共进,一起挑战,互相帮助,达到的身心发展的育人目的。
通过此次学业评价,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研读新课标,通过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的兴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尝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评价内容全面化,强化过程评价,评价主体互动化,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