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许多老师的班级中,都有一个好心情分享桶和坏心情垃圾桶,每天都有小朋友与你分享生活中的好与不好,我们班级也有。这种纸条的互相分享,其实是我了解孩子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线上课程的开始,我和孩子们就失去了这样的一个途径。同时通过我们学校发布的一些问卷调查中得知,其实由于疫情的突如其来,家长也没办法对孩子做合理的安排,因此不少孩子都是单独一人在的,时间久了,情绪已经有所变化,从开始的平和舒适,到后面无缘无故的大吵大闹。作为班主任,了解这样的情况,我也开始有所行动了。
首先在有一次主题是关于心理情绪的晨会中,我宣布了启用心情的分享活动。这种心情的分享,我们选用了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是你愿意公开你的心情,那我们每天的晨会时间你可以主动连麦,向老师和同学们倾诉你的想法。第二种方式是单独私信老师,只告诉我一人你的想法。这两种方式一经提出,引得众多孩子追捧。
每节晨会课都有七八个孩子主动连麦。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其实缺少的是与人倾诉交流的渠道口,一旦有这样的渠道口,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聊天也很有意思,不需要你提供什么意见,只要倾听就可以。
真正需要你提供帮助的其实是一些私信给你的孩子。小朋友脑海里的想象天马行空,他们总能产生五花八门的小问题。我都会抽时间一一回复,哪怕是一句话孩子们也会期待一整天。记得有一次,只给一个孩子回复了一句“你观察真仔细。”他就对我说,因为这句话开心了一整天。所以我愿意为了这样一个开心,花上可能10分钟的时间来回复孩子对我想说的话,让他们知道即使是小朋友的话,大人也会放在心上。这样的话,当有任何事情发生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表达出来,不是藏在心里。学会表达是我作为班主任老师最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的。
疫情期间,作为班主任的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情绪状态。希望通过多种交流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老师的心一直与他在一起。哪怕他找不到父母伙伴倾诉,他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