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画而言,我一直觉得色彩和造型的比重是不相上下的,在某种程度上,色彩甚至比造型还重要。然而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你常常可以发现孩子们涂色很糟糕,没有章法。尽管在美术课堂上,已经反复强调,涂色要要放慢速度,有规律,从上往下一笔一笔的图,并且进行了个别指导。然而,无论讲过多少次,你总能发现还有孩子依旧为了早早地把画画完而乱涂色。
那可不可以将游戏引入色彩的教学呢?游戏是贴近孩子生活,孩子较为感兴趣的,因此,除了将游戏法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更能将游戏法引入到涂色创作上,将每一种涂色方法都比喻成一种游戏,让孩子们感到有趣,产生兴趣。
勾线——筑围墙
勾线就是将铅笔画好的画稿用勾线笔再描绘一遍,这样能够突出描绘的形象。很多孩子为了省事,总是省去这一道工序,直接在铅笔稿上上色。这时就可以用“筑围墙”涂色方法来引导学生:勾线就好比筑围墙,只有将围墙筑好了,内部的“臣民”才能安全,每个人都得努力把自己国家的围墙筑建好。
摆图——荡秋千图法
初学的学生首先要学习色彩的摆图,为了让学生能够记住这个动作,可以把来回摇摆的涂色动作跟学生喜欢的游戏“荡秋千”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也更有趣。当然,对于“荡”的方向还是要进一步说明的:“荡秋千”的方向是不变的,但是在涂色的“荡秋千”中,可以左右荡,上下荡,也可以斜着荡。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进行色彩教学一定要把教学中的专业术语换成他们所熟悉的动作或事物名称,以促使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