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欢迎您!

教学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教学频道 数学教研组

“怡”绽思维火花

数学组开展“怡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研讨活动

  • 作者:陈宏云
  • 发布时间:2022-06-13
  • 点击数:

新城怡小在“蒙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以“怡”作为课堂建设的宗旨,打造以生为本的“3+37分钟”的“怡学课堂”。我们数学组致力于怡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并于6月6日在校内进行了汇报。本次研讨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①李双晓老师和二年级3班的同学带来怡学课堂数学展示课。②数学组对怡学课堂的探究和思考。③校长发言。④其它学科组发言。

首先由李双晓老师和二(3)班的学生带来一节数学展示课《角的初步认识》,课堂层次清晰,氛围活跃,基于怡小独特的课堂文化和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数学怡学课堂的样态。

接着是数学组对怡学课堂展开的汇报和思考,从精准前测,单元备课,教学实施,多元评价这四个方面阐述。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作为教师只有在课前摸清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我校数学怡学课堂主要是以测验法为主,即学情前测。通过纸质的媒介设计相应的习题与问卷,教师根据学生的问卷情况,收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情况等学习信息。

单元结构教学要着眼整体,横向、纵向结合起来建构知识体系,我们“教”的结构化最终是想要促成“学”的结构化,数学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思维方式的简单使用上,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教学实施又分为这三个部分:悦心瞬间、怡学单、学习方式。数学组悦心瞬间的分享形式多姿多彩。低年级主要是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中年级便升级成了扫码观看的形式。高年级直接上传视频号,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可以观看到精彩的悦心瞬间!

多元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学生自我评价(二)同伴评价(三)家长评价(四)教师评价一发挥“合力”作用。教学和评价之间是不断互动和促进的关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通过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习,同时发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的作用。

汇报结束后,张校对数学怡学课堂的实践进行评价和指导,首先肯定了数学组对怡学课堂的付出和努力,鼓励我们进一步完善形成体系。其次对怡学课堂提出了一些建议:①对于《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而言,前测单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样的一个“角色”?了解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已有知识经验,根据已有经验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那么这节课是否就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上确定学习内容的,还是就是按照原来的课本内容上课的?②“怡学小锦囊”的使用作用是什么?需不需要给老师们展示出来?③在表示一个更大的角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材料的使用都比较单一,应倡导方式多样。

最后再由其它学科教研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交流想法:大家对数学组的怡学课堂的展示和汇报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分享了从数学怡学课堂中得到的一些启发,我觉得这是我们汇报交流的意义,相互借鉴学习。

“怡学”课堂,教师以精准前测学生的真实认知为教学起点,以单元的备课思维,实现结构化教学;课堂上学生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为主,辅以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在交流中快乐学习,爱上数学;分层作业,每个人学习适合自己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多元评价,不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对部分学生实施延时评价,以评促教,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附件:图1.jpg
  附件:IMG20220607134529.jpg
  附件:IMG20220607150119.jpg

  1. 上一篇:关注运算本质 聚焦核心素养
  2. 下一篇:学习新课程标准,共研结构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