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2022年5月15日上午,南京市陈静老师名师工作室举办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线上学习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教授解读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数学组全体老师在线上参与了这场学习活动。
本次活动,马云鹏教授从“《义教数学课标(2022)》内容结构化特征”、“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价值与意义”、“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三个方面依次展开话题。
首先,马教授将《义教数学课标(2022)》内容结构化特征分为三点进行阐述:内容结构化的依据、主题结构化的整合、主题结构化特征。课程方案中强调指出,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内容组织方式。马教授将2011年与2022年1-3学段“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版块主题进行比较,明晰了当下主题变化的形式与内涵。马教授提出的”主体结构化“三大特征: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将作为一线教师分析教材,构思课堂的重要依据。
接着,马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释了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价值和意义:结构化突显内容的关联、结构化有助于知识与方法的迁移、结构化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知识本身实现不了迁移,知识背后或者知识所蕴含的“核心概念是助于迁移”的,“核心概念”可以把主题内零散的内容联系起来,所以说这种迁移是一种运用“核心概念”来实现的迁移,因此“核心概念”应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材分析中需要明晰和把握的重要内容。
然后,马教授针对如何体现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提出了以下三点指导:“厘清单元与学习主题的关系”、“确定单元中的关键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马教授还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为具体案例,展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活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提供了指导。
最后,在互动答疑环节,老师们积极与马教师进行线上互动,思想的火花星火燎原,一线教师们根据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当下最迫切得到解决的问题,如“双减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方式”、“数学教学如何进行跨学科融合”等等,马教师一一给予了解答。
通过本次活动,新城怡小的老师们收获颇丰,确立了新课标的指导方向,更新了教育理念,对教学实践有了新的体悟与想法。未来,数学组的老师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基础,在学术研究中以研明志,教学实践中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