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第一节课,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录播教室,针对近半学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同时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困惑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本次活动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备课组长代表各备课组对近半学期的工作进行一个回顾,梳理一下这半学期每个备课组都做了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作业的设计。2.年级组的备课和研讨。3.各年级组组织的特色活动,如:智慧树、计算竞赛等。4.补差工作的开展。
针对教研组的教师的困惑,如何改善教学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六年级组于晓红老师跟大家分享了教学经验和小妙招,她说自己主要平时从以下几点展开:1. 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 作业的完成,秉持当天作业当天清的原则。3. 采取多种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4. 凡做练习必有反馈。
其次,全体教师一起讨论了关于数学怡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每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大家达成以下共识: 1.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如何体现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2.教师是如何组织学习过程,如何重组学习材料,教师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身份如何体现?3.简单的开心是不是达到了怡学的标准?在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是如何进阶的?4.怡学课堂的数学生态,给其他学科有什么借鉴?通过大家的讨论与交流,大家找到了后一个阶段前进的方向。
最后,教研组长陈宏云老师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教学建议:1. 持续重视书写和计算。2. 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检查,日常测验中怎样分配检查时间,如何确定检查的顺序。3. 练习讲评课,如何达到快速高效,讲评课可以参考这样的模式:五分钟独立订正,五分钟同座交流,五分钟小组交流,同时教师巡查学困生的订正情况,给予辅导,剩余时间,让学生提问及错因再现或好题推荐,下次再做这份练习我会做出哪些改变等。
相信在全体数学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对数学课堂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一定能绽放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