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欢迎您!

教学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教学频道 语文教研组

[内部]《掌声》(第一课时)教学

  • 作者:韩新萍
  • 发布时间:2016-12-28
  • 点击数:

课前谈话

轻音乐。

1、  上课之前,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段录像——《2008奥运会礼仪——掌声篇》。

2、  师生谈话:小主人们,你们准备怎么给我这个客人老师鼓鼓劲呢?(生掌声)

3、  师:你们的掌声代表着鼓励,饱含着热情,充满了力量,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静静地看老师写课题!提示“掌”和“声”的写法。板书课题:“掌”是个形声字,起笔的小竖要居中站稳,下边是个“手”字,表示“掌”与“手”有关。“声”上边是“士”不是“土”。

读一读课题!读响亮些!

二、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1.师:这掌声真响亮!课前大家完成了预习单,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预习单》)从大家的预习单里可以看出,每个同学都认认真真地读了课文,查字典解决了很多生字词,并且把文中的句子存到了自己的佳句小银行里。同学们还很会提问,我归纳了一下,围绕课题,同学们主要提了这三个问题(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掌声为什么会让小英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课文为什么以掌声为题?

2、带着从课题提出的问题学习课文,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好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同学们,会认生字是读通课文的钥匙,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看大家昨晚字词预习得怎么样?(逐行出示词语)

生词教学:

(1)、读准词语。

困境  愿意  演讲  讲述  持久

似的  调来  身处困境  角落  落下残疾

默默地坐   慢吞吞地站   一摇一晃地走   深深地鞠躬

第一组词:

困境 愿意  演讲  讲述  持久

师:谁来试试。

指名读。

师:他读对了吗?

生评价。

师:这些红色的字是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把拼音去掉,谁来读读。

第二组词:

 似的  调来  身处困境  角落  落下残疾

师:这组词语,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多音字。

师:能把这些词语读正确吗?

指名读。

生评价:他刚才读正确了吗?

师:你真不简单,“落下残疾”的“落”读对了,lao常用于口语,比如:落枕、落下病根。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

生读“落下残疾”。

再把这两个词放一起读一读!齐读:角落  落下残疾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找出这两个词,把它们的读音写一写,这样我们下次就不会读错了!

师:这个字还有其他读音你们知道吗?

生交流:la

师:能组个词吗?

生组词。

师:调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也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tiao,谁来组组词!

第三组词:

 默默地坐   慢吞吞地站   一摇一晃地走   深深地鞠躬

第三行:这组词谁来读?(先出示动词:坐、站、走、鞠躬)

师:仔细观察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是写动作的。

(再出示前面修饰词)再来读,你又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师:是的,写得更具体了。一个动作仿佛就是一个生动的画面。你能把这些画面读出来吗?

谁再来读一读!

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词组吗?(飞快地跑、慢条斯理地说……)

师:我们今后在习作的时候,也要用上这样词组把动作写具体。

d出示三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读句子:

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这个句子里面有顿号和省略号,听老师来读一读,仔细听!师范读:知道怎么读了吗?

你来读一读!这两组读一读,另一边的两组也来读一读!

再读课文:

3、难读的词语和句子我们读好了,但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你是否都能理解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14页,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点击课件)

指名读自读提示: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静静地思考黑板上的问题,读懂的地方在书上写一写,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1)、交流读不懂的词语:读书时,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预设:

犹豫

师:词不离句,请你把犹豫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再联系前面的内容想一想!

小英愿意上去吗?她能不上去吗?

像这样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就是“犹豫”。同学们有过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吗?

生举例。

师:以后遇到读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骤然间:把这个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集体读。把它换个词!(忽然间、刹那间)给她掌声!

经久不息:“久”是时间长的意思,“息”表示停止,那“经久不息”就是——生接着说。

师:看,把词拆开分别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2)、概括主要内容:

读完了课文,请你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点击课件):

演讲课前,一条腿落下残疾的小英______。演讲课上,她______,同学们______。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______。

师指填空:这道练习,先说给同桌听听。

生练说。指名两生说。

师相机评价: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这道填空概括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后读到像《掌声》这样的写事的文章,我们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不看这道填空,你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讲一讲小英的故事吗?

请两生讲。

师相机评价:你的语言表达很流畅,把故事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了!

师:你的语言很简洁。同学们,这个问号我们可以拿掉了吗?

三、学习第一小节,感受小英的“自卑”。

1、师指黑板:那么,掌声为什么会让小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呢?我们先来走进故事的主人公——小英的生活,看一看在掌声响起之前的小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英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这时候的小英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2、(出示第一自然段)师:把你画的句子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再指生:听了她的朗读,你觉得小英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你是从哪里感觉到的?

预设:

(1)“默默地”“总是”

生扣词谈感受。

这个词语,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

(2)教室的一角。

创设情境,走进小英内心。

师:如果你就是小英,我是你的同学,你能告诉我你的心里话吗?

小英,你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啊?

小英啊,你为什么每天都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啊?

小英啊,上课的时候我们积极举手发言,你为什么总是一言不发呀?

师:是啊,这是教室的一角,也是孤独的一角,你来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

师:你来说一说:小英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自由说,师相机板书。

3、(出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图片)师:双腿不仅是我们优美形体的一部分,而且支撑着我们奔跑跳跃,而对一条腿落下残疾的小英来说,却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她行走不便,还担心受人耻笑。体会一下小英的心情,你来完整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同情!

女生一起来读一读!

男生也来读一读!

4、谁来填一填?(点击填空:因为她的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所以她不愿意______;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所以她总是______。)

指名填空。

师:对自己行走的姿势没有信心,害怕别人嘲笑,这就是自卑啊!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小英那种深深的自卑和忧郁。

师:那么,掌声响起之后的小英心理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又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继续讨论。

四、写字指导。

1、现在,我们静下心来写一写字!师: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组生字。(出示“讲、调、投、持”)指名读生字。这些生字我们怎样才能牢牢地记住它?

相机指导学生用换偏旁等方法记生字。

师:再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左右结构)仔细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左右结构的字写好看?(生:左窄右宽)师:是的,左边的偏旁大约占字的三分之一的宽度。

同学们拿出《习字册》,把这四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评价:(取一个同学的)你最欣赏他写的哪个字?你觉得他还有哪个字可以写得更好看,给他一点建议?指生说,打五角星。

2、指导写“愿、述”。

师: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生说。(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很有办法!)

这是什么结构的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师:左上半包围,左下半包围)

怎么把半包围的字写好看呢?

“愿”:我们先来看“愿”。愿由哪两部分组成?当“原”和“心”作为“愿”的偏旁时,与它们单独写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撇长一些,竖钩缩短。“心”的最后一点要出来一点点!)

师:对,撇是这个字的主笔画,你看得很仔细!是的,最后一点要突出包围圈。

师总结、板书:像“愿”这样的左上包围的字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外部撇长里出框。

看老师写一个!同学们跟老师书空!

“述”:怎样写好述呢?

生:长捺托住上面。

师板书:是的,左下半包围的字大多数是走之儿、建字底的字,这类字写的时候,长捺斜下托上面。

看老师写一个,同学们一起书空。

师边写边说:魔术的“术”写端正,捺变点。

请大家拿出习字册,把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生写(提醒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拿一份)评价:仔细看一看,你最欣赏他写的哪个字?(在好看的字或笔画旁打五角星)对他写的字,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把你写得好看的字旁也打上五角星!

五、小结。

1、师:同学们,一个那么孤僻,那么自卑、忧郁、胆小的女孩,后来变得怎样了呢?(播放《掌声响起来》)掌声中有什么魔力让她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画箭号、问号)课文又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目?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掌声,来揭开这掌声里的秘密!

板书:                     21、掌声

忧郁

为什么以掌声为题?    自卑            →?

孤独

……

  1. 上一篇:[内部]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
  2. 下一篇:记一(4)班第十二次“绘本进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