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欢迎您!

新闻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频道 教育要闻

逆向贯通研衔接 课例共探启新思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5-04-18
  • 点击数:

2025年4月17日下午,江苏省教研室第15期课题阶段性研讨暨建邺区范伟莉智慧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展示活动在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目标导向·逆向贯通:小初数学衔接教学实践”为主题,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建邺区数学学科教研员范韦莉、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书记兼校长李曼莎,以及范韦莉智慧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

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教学研讨、课题汇报、专家指导等环节,深入探讨如何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促进小初数学的有效衔接。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自然进阶与核心素养的深度发展。

活动伊始,由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陈思璇老师带领六(3)班的孩子们一起探索反比例。课堂上,陈老师巧妙设计拆盲盒、俄罗斯方块等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举例、验证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存在反比例关系的一类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课堂尾声,陈老师借助俄罗斯方块图中“一边长×相邻另一条边长=面积(一定)”的规律,数形结合,在坐标轴上“拼”出了反比例函数图像,为后续函数图像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后,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的李双晓老师和陈思璇老师围绕《探索反比例》一课展开深度对话,两位老师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按照“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评估依据——设计教学活动”的逻辑剖析了整节课,厘清了小学与初中衔接的“度”,助力学生从小学学习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

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的李苹老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阶段性成果汇报。报告从研究缘起切入,深入剖析了当前小初数学衔接的必要性。通过大量课例研究,课题组发现“用字母表示数”、“尺规作图”、“分数的四则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都是关键衔接点,并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重构了多个典型课例。研究团队还创新性地构建了三大衔接课型,初步形成三大实施策略,为小初数学教学衔接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专业点评。喻教授充分肯定了示范课在目标设定、抽象意识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等方面的亮点,同时就问题情境的设置、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四能”如何体现等环节提出宝贵建议;针对本课题,喻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小初数学衔接提出了几点思考,指出小初数学衔接可以从知识衔接、思维衔接、核心素养衔接、学习行为衔接等方面入手,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衔接要点,令在场教师获益良多。

建邺区数学学科教研员范韦莉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小初数学衔接研究需要明确具体衔接维度,建议将课例研究成果系统化,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范老师还提议加强中小学教师交流互动,通过深入了解彼此的教学需求,共同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衔接尺度。

本次研讨活动为推进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下小初数学教学衔接提供了宝贵经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活动收获转化为教学实践,持续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供稿:王妍  编辑:张小青  审核:陈宏云)

  1. 上一篇:阅读为灯,运动为翼
  2. 下一篇:数学“趣”实践 探索“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