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普通学生,而不是“佛系”学生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徐媛
近来网络上流行一个词语:佛系。所谓,“佛系”,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而我不禁想到,在我担任班主任教学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些“佛系”学生,他们不调皮捣蛋也不惹是生非,对老师同学都保持客客气气,但看起来总有那么一点缺乏学习与生活的热情。表面上看他们是安静的好学生,但仔细观察,总有那么一些太过于无欲无求了一些。在学习方面,佛系学生似乎觉得:考过了是缘,挂了是命。在班集体活动方面,佛系学生也是如此:冷漠旁观,保持低调,不积极,不主动,不喜欢。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所需要做的,则是努力的把这一个个“佛系学生”转变成为“普通学生”。然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收了许许多多信息。他们已不再是单纯的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涂画画。他们已对某些事物有了自己认识。
要去改变他们,按自己的期望去塑造他们还真不容易。这不仅仅要关心学生,更要用科学的方法、足够的机智去引领他们成长,从而达到情智共长。
下面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事情,它令我印象深刻,启发颇深。
我班有个男生小杨,父母忙于外地打工,平常家庭教育顾不上。于是小杨在学校里,呈现出很“佛系”的一面。迟到、上课睡觉、放学回家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去网吧玩游戏。每次我找他谈话,道理说了一千遍,他或者面带淡淡的微笑,或者毫无表情,对这种谈话式的教育一律“欣然接受,但绝不悔改”。面对任课老师们的抱怨,始终班级垫底毫无起色的成绩,我一气之下命令他写检讨、写保证书,喊家长到学校来进行“三堂会审”。这一招虽然奏效,但好不了三天。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不得不静心深省。
通过和班级其他同学的交流,我得知小杨平常在班级里虽然得不到其他同学的关注,总是默默无闻的样子。但是一聊到游戏、电脑等相关话题,他都很感兴趣。原来所谓的佛系学生,也不一定就对所有的事情都很漠然嘛!
一天下午,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并让他坐下来。我接着和颜悦色的说:“老师最近碰到一个难题,电脑需要重装系统,你能不能帮一下忙?”还好,他并没有拒绝。等装完系统,当着办公室其他任课老师们的面,我大声赞美了小杨的电脑技术,装的又快又好,没有让我电脑里的重要文件丢失,也不需要我去麻烦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来帮忙了。我的赞美和欣赏引得其他老师啧啧称叹。这时,我注意到,一贯“佛系表情”的小杨脸上,竟然有了因为表扬而局促,因为赞美而开心的复杂表情。
紧接着,我不失时机的试着让他负责当前班级电脑的杀毒和维护,这个孩子竟然没有拒绝。他告诉我,他可以去指导以前负责班级电脑维护的那个学生,协助一起管理。那次谈话之后,我大胆给他委以重任,后来又以电脑好必然数学也不错的名义,在全班宣布请他担任数学课代表,充分激发其责任感。果然,“佛系”学生慢慢变了,偶尔一次迟到,他会非常窘迫的跟我解释。不光是数学,连语文这门学科,也因为作文写得不错,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
,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旧病“复发”。学校的会计通知我,小杨同学的学费始终都没有交。此时,新学期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我电话联系了小杨的父亲,他说忙着去外地打工,早就把学费交到孩子手上了。气急败坏的我把小杨喊到办公室问他原因,他又呈现出“佛系”的样子:不回答、沉默。由此看来,我的工作还没能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我非常沮丧。
但是,我并不死心。为此,我又多次与他谈心,从各个层面上启发他,希望他把心里的秘密说出来,然而,他没有。
直到有一天,小杨的父亲亲自到学校来,说明了缘由:寒假期间,因为家里没人管,小杨又动起了玩电脑游戏的心思,忍不住拿学费中的一部分钱买了游戏道具。
小杨的父亲大动肝火,当场咆哮着要他退学回家跟他一起去打工,尝尝在社会上的辛酸苦辣。我阻止了他的爸爸,当着小杨的面告诉他:第一,小高考即将在即,孩子的学习时间耽误不起,小杨在学校里的表现从上一学期末开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在寒假期间,忍受不住诱惑去玩电脑游戏,还私自动用了部分学费,这固然值得批评。然而看在我的面子上,给孩子一个机会,彻底杜绝游戏的诱惑总有一个过程。小杨接下来需要用今后的表现来弥补从前的错误。
这时候,小杨哭了.我捉住这一教育时刻,充分的做好他的思想工作,使他真正能“变”。
从此以后,他跟以前比,又不一样了。虽然还比较内向,但学习更刻苦了,纪律好了。但我怕他还会“变”。因此,我对他更加关注,只要有一点点苗头,立即与他交谈,帮他分析自己的不足,鼓励他,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目前,小杨依然在我班上,也许问题依然存在,他可能还是会忍不住贪玩,可能会再次复发。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关注,通过他的努力,一切会越来越好。孩子的成长,不也正是一点点的过程吗?
也许,像小杨这样佛系学生的出现,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种无意识,又是由于老师和家庭的漠视,自己又缺乏成功的体验而导致的。解决的办法无它,只有努力的去关注,对他们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慢慢看到其身上的闪光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
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已尽心尽职。我总想,只要每个班主任能够以爱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中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以满腔热忱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执着的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每一位佛系的学生,都不再“佛系”;让每一个普通的学生,经过精心的教育,得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