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5289788 校长信箱   后台登录

建邺高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7周晨会

作者:  来源:学工处  发布时间:2023-12-25 阅读次数:

今天是12月25日,本学期的第十七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一(9)班班长景浩洋,的座右铭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另一位是高一(9)班副班长张紫瑶,的座右铭是:高山巨树起始于尘草,以刻苦为刃定能展现锋芒。

又是一年的12月,回望来路,洋溢着欢笑与收获,也蕴藏着汗水和泪水,回望2023奋进路,扬帆2024新征程,今天晨会高二9)班杜思瑶国旗下讲话主题为《凛冬岁末祥和时,文化璀璨颂新章》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刚刚过去的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精髓,是先民智慧的结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冬至以它特有的方式释放着它的韵味,太阳新生,放慢了脚步,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在这一天,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南方地区家家户户都要煮汤圆,象征着圆满。正所谓“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到,新春不远。正巧在新年前六天,是立春节气。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立春一过,虽然城市里还没有什么春天的迹象,但风真的就不一样了,从刀刃一般的锋利变得温润起来,古人说“吹面不寒杨柳风”,相信当微风拂过脸颊,当看到明亮的太阳冉冉升起,当白昼再一次变长之时,我们不禁会感叹前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神奇。

古人将冬至视为“大吉之日”,将立春视为四季轮回的开端,不难看出,冬至,立春等日子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传统节日。说到中华传统节日,相信大多数同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寄托着中国人对未来新的希望,也象征着兴旺发达与团结,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这些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也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的一首《元日》,讲述了一千多年前古人欢度春节的热闹景象。放眼多年后的今天,每到新年,浆声灯影的秦淮灯会上都是人头攒动,老门东的房檐上拉起一串串灯笼,红火中透出喜气。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新年将至,站在新的起跑点上,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近些年来,不少外国人也会过春节,这恰恰证明我们中国的春节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博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支持。中国的春节是以家庭为中心主题的,所以能产生共鸣和认同,这证明的是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有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精髓,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才能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

其次,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去。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阅读经典文化书籍、参观历史文化名胜等方式来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理念和精神。记得2022年的2月4号,新年寒假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浪漫惊艳了我,也惊艳了整个世界。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满目绿色在鸟巢中央滋长,这场开幕式“一朝点睛名扬海”,我无比自豪于中华的文化之美,文化之雅,文化之希冀,文化之永恒。

最后,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注重创新。“但随河泊出崖浚,方觉乾坤天地宽。”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跟紧“国风”大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文学创作中挖掘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创造出更加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文化作品。

同学们,岁末将至,敬颂冬绥。复兴如鹏扶摇而起,云程发轫未来可期。让我们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一起让中国式浪漫温暖整个世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