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20日,本学期的第十二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来自高一(4)班团支书兼语文课代表刘筱予,她的座右铭是: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的心里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另一位是高一(4)班劳动委员陈梓朔,他的座右铭是: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便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做人的良知,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英语组陆甜甜老师发表国旗下讲话——《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1621年,清教徒们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并祈求上帝继续保佑他们,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这个传统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直到1941年,每年十一月第四个星期四被定为“感恩节”。
“感恩节”有具体的日期,但是“感恩”确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主题。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是对外界施予自己的恩惠和自己给予自己的恩惠表示物质上或是精神上的感谢。那我们又该如何感恩?心怀感恩的我们又将获得什么呢?
首先,感恩能够带来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当我们学会感恩时,我们会更加专注于周围的美好事物,减少抱怨和负面情绪。每天,我们都应该花一点时间回顾一天中发生的好事,可以是弄懂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也可以是不打折扣完成今天的背诵任务。当我们尝试多挖掘一些生活中的温暖画面,并充分表达时,我们的快乐也许会增添很多。一个善于发现身边美好事物的人,一定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同时,感恩让我们保持谦逊。当我们意识到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时,我们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不会过分自大或自负。感恩教会我们谦逊地面对自己的成功,并承认成功背后他人的付出。这种谦逊的态度能够使我们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地与他人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
其次,感恩有助于建立和改善关系。当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时,我们让他人感受到被认可和尊重。在家里,我们会得到父母无私的关怀;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无论是默默的关爱,还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亦或是一次合作的经历,都值得我们表达感激之情。通过感恩,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加友好和融洽的关系,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力量。
最后,感恩与幸福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感恩的人更容易获得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当我们意识到身边的人和事的价值时,我们能够更加感恩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感恩让我们看到自己拥有的机会和优势,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感临世之恩,是父母给予我们鲜活的生命。感教育之恩,是老师教会了我们知识。感知遇之恩,是朋友在人生坎坷路上伸出的援助之手。感冷暖之恩,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真情。
同学们,让我们将“感恩”养成习惯!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传递感恩的力量,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充满爱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