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5-85289788 校长信箱   后台登录

建邺高中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14周晨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4 阅读次数:

今天是5月24日,本学期第十四周。本周晨会的升旗手是来自高二(7)班倪幽雅,她的座右铭是: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另一位升旗手是高二(7)班陈航,他的座右铭是: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五月是我校的心理健康月,在今天的晨会上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吴梅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学会学习  健康成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时值五月下旬,繁花似锦,绿荫如海,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因此,五月也是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月的主题为“学会学习 健康成长”,将主要围绕“五个一”来开展相关活动,分别为:一次心理晨会发言、一节心理课、一部心理剧、一场心理讲座和一期心理宣传栏。

今天,我晨会发言的题目是“学会学习 健康成长”。对于“学习”一词大家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但你是否知道,“学习”的含义又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同学们每天在校内进行的学习活动就是狭义的学习。但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学习行为从未间断。我们在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获得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各种经验,也随之产生了各种适应性行为,这一过程就是广义的学习。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学会学习”,不局限于文化课的学习,更多包含了我在学校环境中所观察到的关于同学们的其他多种社会行为。

我平时除了教授心理课之外,也做个体心理辅导。我想说:集体授课和个体心理辅导带给我的感觉大不相同。各位同学,你有留意过自己在独立状态下和群体状态下的行为变化吗?我发现:同一位同学在独立状态下和在群体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个别会谈时,那些在班级中表现为内向的同学,却可以很大方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那些平时看上去纪律意识淡薄的同学,也会认真地说出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到军营里去磨练一下意志力;纵然是性格暴躁地同学,也可以很深刻地剖析自己的内心。我从那样的你们的身上分明看到了“坦率、理性和自省”,而这些品质都属于一个正在不断走向成熟的高中生所应有的模样。可当你们回到人群中之后,又是另一番做派。自习课上的伺机而动、交头接耳;回答问题时的畏畏缩缩;遇事时的冲动易怒;还会互相埋怨是他人破坏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完全无视自己是怎样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的。

在目睹了这样具有反差性的行为表现之后,我不禁思考:到底哪一种状态才是最真实的你们呢?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中就曾揭示: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所有的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正是乌合之众的心理特征。但我又忍不住去追问——那“乌合之众”的心理成因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群体心理依然基于个体心理。在群体中,个体的“责任”将会被削弱,这使得个体心理中的消极因素得以释放,最终汇合形成了乌合之众。其中的原理类似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这就是人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但群体,也并非都是乌合之众。在我的求学生涯中,考研那段时间的图书馆自习教室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那是图书馆内仅有的一间自习教室,座位数有限,但全校各系有志考研的同学都不约而同的齐聚那里。每天早晨排着队等在门口抢座位。一旦进入室内坐下后,大家都会自觉的保持安静,做任何动作都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旁边的同学。没有老师看堂,也不需要老师看堂,每个人都清楚自己今天的任务有哪些,忙得没时间顾及其他。这样的群体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心理动因。毫无疑问,那时的我们有着坚定的目标,奋力一搏是我们的唯一路径。反观有些同学的“消极怠工”,背后反映出的又是怎样的心理动因呢?是对自我的怀疑?对前途的迷茫?是与他人意志的对抗?还是对人性的妥协呢?我不认为有哪个高中生不会学习,只有愿不愿意下功夫,有没有勇气坚持到底之分。

今天距离高考还有整整13天,相信高三的同学们这段时间都会处于一个比较亢奋的状态,因为终于要迎来这个大日子了。每个人表达兴奋的方式会不太一样,平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看书的同学,此刻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做到了;那些一直见缝插针背诵、默写的同学,可能这会儿会发现自己有点儿看不进去。这些都是应激状态下的正常生理反应,请大家不要大惊小怪。放宽心,以前记住的,永远存在于你的大脑之中;当下识记的,也必然会留下一定的记忆痕迹。你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开始通过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来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能量满满的走进考场,自然能在考试过程中顺利地提取出记忆中的知识点。 

最后,我还想对准高三和准高二的同学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希望同学们都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合理地策划、平衡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做一个有理想、善学习、知策划、重践行的人。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