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莫愁中专校!

“数智众行”团队
数智众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携手江苏省乐颖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主题研修活动
部门:尹未   发布日期:2024-12-17 08:38:39 阅读次数: 浏览范围:全部

2024年12月12日上午,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指导的江苏省乐颖网络名师工作室“人机协同知识建构课堂的创新探索”的主题研修活动在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安国村校区举行。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永贵副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吴斓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兴启、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宣传与信息化中心王有月主任、教师培训科张莉副科长等出席了本次活动。信息工程系数智众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承办本次活动,冯满堂老师担任本次活动主持。同时,本次活动还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进行直播,当日,线上线下共计有1930位教师参加。

首先,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的赵蒙老师带来了一节《妙思筹得馆堂秀——蒲松龄<促织>品读》的课堂教学展示,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在这节课中,赵老师围绕蒲松龄故里山东淄博文旅中心筹建设计《聊斋志异》聊斋主题馆中的“促织堂”这个项目,邀请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AI协作的方式,根据小说情节创作五言佳句并布置文化墙,让学生尝试撰写体现主旨的文案,并通过皮影戏的动态展示方式进一步展现小说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人机协作,并在知识建构数课平台中记录观点,让学生从情节、主旨、社会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小说,最终形成全班对《促织》一文性质的共识。

第二节课是由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的王海笑老师带来的《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王老师在本节课中结合中餐厅的真实情境,生动引入项目经理等角色扮演,指导学生分组完成点菜、加菜、减菜、显示结帐前菜单和显示应付款金额等不同功能实现,学生积极开拓思路进行人机协同主动学习,从子功能菜单到形成整体主函数,最后完成功能测试。课堂中,学生在数课平台中通过AI主题支架,实时记录自己的观点,并踊跃发言,分享AI给自己提供的帮助以及与AI协作后生成的创新想法和思路。

接着,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兴启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基于知识建构的实践路径》,他从知识建构的十二条原则出发,强调了真实情境中提出和改进观点的重要性,提倡通过设计模式工作、理论综合、逻辑连贯等方式进行观点的概括和升华。同时,他还阐述了民主化知识、对等的知识发展、轮流主导、无处不在的知识建构等原则,并再次强调了知识建构对话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一个课堂案例展示了知识建构的具体实践过程,包括个人建构、协作建构和全班建构等环节,介绍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去开展深度知识建构。

随后,工作室领衔人乐颖副教授结合工作室两年来的所想、所感、所做,和大家共同探讨了《数智时代GenAI如何赋能职业学校课堂》这一话题。她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变革必要性,提出了聚焦教师素养,把握智能教育知识和智能教育技能两个短板问题,以打破认知平衡,促进高阶思维发展作为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突破口。并通过能力层面、融合层面和终极层面,提出了提升教师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等实现技术赋能课堂的具体策略和途径。同时,她呼吁教师不仅要做智能技术的使用者,更要借助人工智能持续探索教育的新可能,成为善用人工智能的智慧型教师。

最后,南京邮电大学的刘永贵副教授对工作室的活动以及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工作室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认为工作室的研究能具有高远的教学目标定位,聚焦于培养与AI竞争的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前瞻性地定义了学习者和AI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视AI为思想伙伴和共同学习的主体;形成了三元互动对话驱动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基于设计的行动研究和科学研究;创建了符合中职学段和学科需求的智能学习环境,通过定制化智能体和集成化的学习平台,支持对话和深度学习的发生。此外,他还提出建议,希望工作室在实践研究上,能进一步研发智能体,提升学生AI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理论上能继续探索协作型探究任务的设计和支架设计。

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主题讲座”的形式,创新探索并展示了如何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实现“师—AI—生”三者互动,相互启迪,动态建构生成知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获得对世界的认知,最终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