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注重信息安全,预防网络诈骗》。
在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诈骗事件也层出不穷,对我们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预防网络诈骗,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
大家都听说过近期发生的一些网络安全事件:
1. 2024年1月,因存在信息安全风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处以400余万元罚款。
2. 2024年2月,江苏常州警方查处一起新生儿信息泄露案。犯罪嫌疑人贩卖2.6万条新生儿信息,非法获利30余万元
3. 2024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短信平台遭入侵:不法分子入侵广东省教育厅短信平台,以“广东省教育厅”名义向大量师生和家长发送包含非法链接的短信。
4. 2024年11月,诺基亚公司的源代码及其他敏感信息在黑客论坛被公开出售。
5. 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高发网络诈骗类型”中,刷单返利、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客服、招聘兼职等类型发案占比近88.4%。
通过以上的一些案例我们发现,不仅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和隐私面临着各种威胁,就连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难以幸免。
那么,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防止诈骗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道德和法律问题。我们要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犯罪活动,包括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等。
其次,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网络中,个人信息的保护尤为重要。我们不要使用容易猜到的弱密码,如生日或“123456”,不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下载未经验证的应用程序,不轻信网络上的“免费午餐”。
再次,我们要提高识别网络诈骗的能力。网络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从冒充熟人借钱,到虚假中奖信息,再到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转账,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多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此外,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下载安装陌生软件或APP,对重要数据进行及时备份,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注重版权意识。
同学们,预防网络诈骗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我们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表现。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诈骗行为,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