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6月14日上午,南京市基于教育评估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专题教研活动在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宋修玲老师,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市聋人学校陈源清校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建邺区教育督学孙锋校长,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季慧敏校长及分管特殊教育的教研员张蓉老师,建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张新校长,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吕伏安校长、姚为中书记和谭秀梅副校长。此外,各区特教教研员、各区指导中心分管教学领导及市“基于课程评估的随班就读课程与教学调整”工作坊成员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
活动由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书记姚为中主持。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由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的三位老师执教研究课。
第一节语文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由杨倩倩老师执教。上课伊始,杨老师以看图猜童话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新课的学习。初读环节,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学习概括的方法。精读环节,杨老师通过设置疑问“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将教学引向本课的重难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而聚焦奶奶讲的故事,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宝葫芦来历和作用的奇妙。对于特需学生,积极发挥助学伙伴的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给予个别关注,采用语言激励的方式尽可能地维持其学习的注意力。
随后,贾婷婷老师执教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Unit6 What time is it? 》(Story time)。贾老师以难度递进的几个趣味数字游戏导入,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将旧知与新知自然联结。贾老师带领学生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拓展训练,教学过程处处体现了对学生听、说、读、看、写五项技能的综合锻炼和培养。同时,贾老师为特需学生提供了个别化支持,安排协同教学人员,提供视觉提示,安排助学伙伴,运用正向评价,尽可能地关注每个学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思维能力。
第二节课由史诚晨老师执教的一节五年级体育课《蹲踞式跳远》。这节课史老师采取分层练习,通过垫子摆放方式的变化,设置不同的难度,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求选取不同难度的器材进行练习。并通过展板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确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方法及动作要点,在练习过程中史老师不断提示动作,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印象。同时,史老师及时关注特需学生,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学生尝试难度更高的练习。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校本课程展演汇报。莲花小学在和怡教育理念下,建构了“莲莲花开和怡课程体系”,它分为“莲品课程、莲实课程、莲形课程、莲根课程”四大课程群。课程就是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创造一切条件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按照自然节律生长。孩子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社团的孩子们带来合唱《红旗飘飘》。歌声悠扬,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光明、自信的品质。
我校竹笛课程2015年启动,是莲花小学“十个百分百”课程之一。“笛韵悠长”课程,以美育人、灵性发展。由“笛韵悠长”社团的孩子们带来的竹笛演奏《茉莉花》,响彻今天的活动现场。笛声悠扬,清脆与柔和相应,委婉与清亮并存,恰如孩子们纯净的心灵。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孩子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一曲竹笛结束,余音尚在绕梁。紧接着是孩子们带来的古诗词合诵——《夏之节气》为我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身着汉服的他们配合着古诗词为我们讲述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夏之节气至,莲花皎然开,谁能不爱呢?孩子们用自己的歌声,将千古名篇《爱莲说》唱了出来,表达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
莲娃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赞赏,孩子们自信的笑容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活动,三个孩子在上课的班级里,四个孩子在表演的队伍里,除了一个孩子目前在医院做康复训练,其余在校的7个孩子100%参与展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发展的舞台,同时也满足了特殊需要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课程展演后,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谭秀梅副校长代表学校融合教育团队进行了主题为《红莲白莲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的讲座,主要围绕“设定教育目标”“目标达成策略”“初步建设成效”“未来发展方向”四个方面介绍了学校融合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依据通用学习设计理念,努力构建适合特殊需要学生的个别化课程体系,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生态课程个别化浸润以及康复课程个别化指导。
讲座结束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王辉教授针对三节研究课进行深刻点评。王教授首先肯定了三节课都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依据课程评估的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同时为特需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个别化支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基本达成了课时教学目标。王教授强调,在融合教育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所有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围绕目标展开。有了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老师们的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
紧接着,南京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南京市聋人学校陈源清校长上台发言。陈校长充分肯定了学校在融合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从高处着眼,向深度着手”的未来期许,努力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
接下来,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季慧敏校长向南京市教研室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在今后的区级教研中将更多着眼教学目标的研究,不管是融合教育课堂还是普通教育课堂,都应该是目标导向的教学。
活动最后,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宋修玲老师进行总结。宋老师肯定了莲花实验学校小学部融合教育团队为此次教研活动付出的努力。宋老师强调,现阶段融合教育重点着力于推进课程本位评估,让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从经验走向科学。融合教育课堂必须牢牢抓住核心,明确“目标是什么、怎样达成目标、目标是否达成”,真正让教学落到实处,让每个特殊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本次教研活动,为学校融合教育个别化课程建设指明了清晰的路径。我们将及时总结学习心得,将“关注每一个”植根于我们心中、将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落到实处,力争让每一个特殊需要学生享受适性的课程,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舒展地成长。正如杨万里在《红白莲》一诗中所写:“红莲白莲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信息员 施安琪 杨倩倩 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