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校要闻 > 正文
唤醒思维,激活表达,创新样态 ——金中附小“思如潮课堂”样态研究展示活动
2023年11月21日 08:50:15 作者:小编 点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双减”“双新背景下,深入理解金陵好课堂的内涵更新教学观、育人观、发展观,持续注入新共识,创生新模式。南京市教科所科研基层行暨学校思如潮课堂”样态研究展示活动在我校开展。

开场.jpg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刘大伟、研究员大龙、朱俊,金陵中学实验学校校长何义田,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书记校长特级教师张勇成,南师附中新城小学书记特级教师杨树亚,金陵中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新疆、青海、重庆、山东等地区骨干教师工作室成员,全市各区县骨干教师代表,以及建邺区各学校教师代表。

与会专家 (1).JPG

与会专家 (3).JPG

首先,一系列具有“思如潮课堂”特点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本次活动拉开帷幕。

语文课堂

建邺区金中附小金菊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寒号鸟》。金老师紧扣故事中寒号鸟和喜鹊的言行和对话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和朗读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在比较喜鹊两次“劝”和寒号鸟两次都“不听劝”后,提出问题:喜鹊到底傻不傻?到底是喜鹊傻还是寒号鸟傻?学生在思辨与交流中一步步深入理解故事的寓意。此时,金老师再次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见过寒号鸟或者喜鹊这样的人吗?寒号鸟死了,喜鹊会难过地说什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和拓展想象的思维方式,把故事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勾连,让思维向纵深前行。


金菊寒号鸟 (2).JPG

金菊寒号鸟 (3).JPG

建邺区金中附小金阳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金老师在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中逐渐调动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整节课不但落实了低年段教学的重点——识字和写字:在随文识字中锻炼联想性思维。课堂围绕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主问题,聚焦两个狡猾的点子,在三个子问题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在想什么”“狐狸为什么不逃跑”“为什么狐狸走在前,老虎走在后中走向高浪。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图文对照、合作探究、情景演绎等学习方式,深刻理解了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提高了思辨性、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金阳狐假虎威 (2).JPG

金阳狐假虎威 (1).JPG

秦淮区五老村小学卞千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力求落实生字词教学,运用多种方法突破重难点,如:结合课题指导学生写好“楼”字。教师在教学中借助课文插图、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边读边说、边读边思,逐步理解文本语言的深层含义,学生从毛主席在战争年代的生活小事中领悟他的革命风范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

八角楼上 (1).JPG

数学课堂

建邺区金中附小孔英英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这节课以“一厘米在哪里?”“尺子断了怎么办?”“尺子短了怎么办?”等一个个具有开放性、思维性的问题贯穿课终。首先,孔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拃”测量桌面的长度,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接着,老师用问题“各行各业不同的尺子上一厘米一样长吗?”引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操作感知中得到提升。课中,老师通过追问深化思维,在联系实际中开阔思维,在观察比较中强化思维,在拓展延伸中绽放思维。

孔英英认识厘米 (1).JPG

孔英英认识厘米 (3).JPG

玄武区北京东路小学胡启梦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整节课基于学生认知起点来教学。首先由学生提出对于线段自己的问题,教师再基于这些问题展开研究:(1)通过谈话引出线段,并明确什么是线段。(2)在做数学中感受线段的特点,为学习小组提供丰富的材料:毛线、扣条、折痕。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并交流展示自己做出的线段,比较出线段是一条直直的线并有两个端点。(3)接下来通过判断是不是线段、如何画出一条线段、在每两点之间连线段等数学活动对线段有深刻的理解。学生整节课思维活跃,在老师的关键问题引领中不断深入思考线段的本质。

认识线段 (1).JPG

认识线段 (2).JPG

体育课堂

于蔚老师《脚内侧踢地滚球》这节课以怎么把足球踢得远、踢得稳、踢得准3个问题展开,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复杂的技术动作先分解再整合,化抽象为直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足球思维。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挑战和比赛中尝试、体验、观察、思考、判断、分析、决策、创造,在学习足球技术的同时,思维潜移默化地打开

于蔚体育课 (2).JPG于蔚体育课 (1).JPG

思如潮课堂研究讲座

建邺区金中附小丁亮亮校长进行了讲座思如潮课堂的实践建构》。丁校长从思如潮课堂的缘起与内涵价值与追求实践与探究三个方面思如潮课堂的研究过程进行了介绍。作为一所新建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主张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在孙双金校长的引领和指导下,学校在传承金陵中学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呼应金陵中学爱国求真的“少年精神”,提出了金陵中学附属小学的“儿童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背景,融合江心洲的地域特色,将“儿童精神”具体化为“做新时代的弄潮儿”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儿童,追求勇于探究、敢于挑战、善于创造的儿童精神。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经过一年的打磨,学校用一节节具有“思如潮课堂”特色的课例,扎实的地推进教学改革的研究,并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丁亮亮讲座 (1).jpg丁亮亮讲座 (2).JPG

校长致辞

孙校长对与会专家和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团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思如潮课堂”是一个崭新娃娃”,金中附小的研究与探索时间还很短,希望通过共同的探讨推动我们的实践从“一厘米走向一分米一公里”,甚至“两万五千里”。  

IMG_0776.JPG孙双金.JPG

沙龙研讨

随后,孙校长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思如潮课堂”沙龙研讨。他以三个问题为驱动,结合今天的课堂教学样态与专家们进行了高屋建瓴的交流。

话题1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好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你认为好问题有什么特点?

张勇成校长:首先,好的问题要有情趣性。第二好的问题要开放性。例如在进行测量活动后,让学生自己概括和归纳测量的长度一共是几厘米,每个人用不一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第三好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第四,好的问题要有追问性,一个好的问题引发学生一连串的思考第五,好的问题要有过程性让学生思维可视化学习过程呈现出来

张勇成.JPG

杨树亚校长:首先,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好的问题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2.其次,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有解决的可能性。金菊老师的课堂上教学“东寻西找”这个词语,老师问“哪一个同学到台上来表演东寻西找”这个问题就是符合地年段学生学习的特性

杨树亚.JPG

孙校长:思维是看不见的语言语言是表达出来的思维对比性的语言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关键的适合孩子去发现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

何义田1.统领性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一节语文一定要有一个统领性的问题主导,让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2.思辨性没有对比就没有思维的产生。寒号鸟和喜鹊到底谁傻?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思辨中对两个角色的特点形成认知

何义田.JPG

邓大龙1.好的问题要瞄准学生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够“跳一跳够得到”。2.好的问题要有意思,学生才愿意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

邓大龙.JPG

话题2:教师如何设计出好的问题?

何义田:设计好的问题,找切入点非常重要寻找文本关键点关联点、找矛盾点、疑问点、空白点

邓大龙:我们提出的问题不能有问题,表述要是准确、清晰的。

杨树亚:向远处看,设计好的问题要把握潮流和潮向”,敏捷地把握语文教学和课改的方向贴近课标要求和热点话题;向近处看,我们要找到文本的切入点来设计问题。

张勇成:能够提出好的问题要求老师要关注课程标准,把握核心素养。此外,我们要读懂儿童,学生需要积累思考的经验

孙校长:《好的故事》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难上的课文,我从题入手设计了以下的问题:1.好的故事中有情节有人物吗好的故事是故事吗2.好的梦好在哪里呢找一个关键段来说一说3.既然鲁迅写的不是故事为什么用好的故事来命名不用好的梦?由此可见,课题教学问题设计的关键点。此外,重难点、矛盾点也是问题设计的关键点,比如:我执教《望庐山瀑布》时,设计了问题:我们都会说泰山、黄山上弥漫着“白烟”,但是为什么太白写庐山上紫烟”?这就是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话题3思维型课堂对教师的思维提出了哪些挑战?教师该怎么培养?

杨树亚教师的思维应该具有敏捷性逻辑性和深刻性摒弃课堂热闹地平面行走在平地上向四面八方行走

张勇成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归纳概括的能力就要具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批判性

邓大龙除了认知思维之外还需要思维的动力性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何义田情感就是思维好的思维更需要积极情感的伴随基于独立学习的对话学习之后一定要有指向清晰思维的再次思考

孙校长思如潮课堂对老师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怎么培养老师良好的思维品质请每位老师用一个词语进行概括

张勇成:反思性

杨树亚整体性

何义田关怀性

邓大龙学习

孙校长1.捕捉学生发言的亮点闪光点精彩点教师要善于倾听补充放大学生的精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升温2.善于追问步步深入地刨根问底地启发学生思考锻炼自己发现学生的敏感耳朵和调动学生的启发性语言这是要练的真功夫

专家点评

南京市教科所所长刘大伟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点评真正的名校一定是有大师的学校孙双金校长就是大师1.善于提问比如今天的研讨就是在孙校长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下展开了非常有质量的交流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2.建立概念共同体孙校长从情智教育的创思到现在提出的思如潮课堂总能把研究的概念落地生根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3.他进行了理论建构理论的建构是长期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一定时间的研究与反思不断向他人学习才能获得进步

刘大伟专家点评 (1).JPG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对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让我们为了唤醒和激活而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