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欢迎您,请登录:  教师 OA
文章 教育督导> 督学制度

南京市建邺初级中学课外活动方案

张卫宁  2022-05-30  点击: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以“人人运动、健康第一”为健康理念,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对课外活动进行设计,在完成规定的广播操外,学校体育组还自编了室外操、用于阴雨天的室内操,冬季结合长跑、跳绳、素质练习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展示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我校“每天锻炼一小时、人人快乐炼身体”的特色体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三)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实施保障

(一)认真学习提高健康意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高教师素质教育观念和健康意识。

(二)加强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1.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尚成凤

副组长:陶厚发

组  员:各级部主任

2.体艺综合指导组:

组  长:邵拥军

组  员:袁祥、魏善芹、倪雪梅、苗莹莹

3.活动检查小组

组  长:陶厚发  

副组长:各级部主任

组  员:各班班主任

四、实施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要严重超过时限,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二)实效性原则

开展室内课外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各班要在室内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活动园地,集思广益,自备器材和设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条件并具有实际操作性,切实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三)特色性原则

各班的室内活动的开展要有所创新,既要符合标准,又要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协管教师及班级学生的特长,形成班级特色。

(四)艺术性原则

课外活动要体现德育、体育与艺术的完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从而达到德育、体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完美结合。    

(五)安全性原则

由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教师要高度重视,要组织、指导好,避免任何伤及师生的事故发生。

五、实施要求

(一)学校在精心制订课外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体育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项活动。

(二)各班要高度重视体育活动。班主任和协管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在班内进行科学分组,并配备好指导教师。

(三)各班要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所制定的班级活动计划既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根据春冬季和夏秋季的气温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要充分发挥本班教师的特长,把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各班的活动开展要有组织、有步骤;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五)所有教师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六、实施形式

(一)学校统筹与班级自主相结合

学校统筹安排活动框架,把整个活动划分为晴天与雨天两种,雨天的活动内容由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实际自主确定。

(二)学校管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学校教导处以班级为单位,将所有任课教师划分到所任课班级中,全过程参与该班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做好活动组织、纪律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高质量、高标准、有条不紊的正常开展。学校所有行政人员确定责任班级,准时进行督促、检查和评比,并将检查评比结果于月底汇总到教导处。

(三)体育活动与艺术赏析相结合

在活动内容上,要将德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赏析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体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注意把体育锻炼、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充分融合,活动中要尽量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争取以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提升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七、活动时间

(一)晴天课外体育活动

春季作息:

舞动青春     室外自编操

冬季作息:

长跑、素质练习

(二) 雨天课外体育活动

自编室内操(2遍)

、器材使用及管理

(一)大型活动器材在每天上学后值日生到体育器材保管室领取,每天放学后交到体育器材保管室。

(二)常用器材学校逐步为班级配备。特色活动器材班级自备。

、组织管理

活动期间的管理从全体师生入手,实施管理的“四落实、五到位”“人员负责制”。
(一)四落实、五到位

四落实: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项目落实,组织活动人员落实。

五到位:值班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
(二)人员负责制

1.活动总负责: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课外体育活动建立领导负责制,学校相关领导到操场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

职责:

(1)科学合理制定课外体育活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实施。

(2)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人员会议强化活动期间的安全意识。

(3)明确分工和职责,加强活动期间的巡视,严格把控考核工作。

(4)校医应在活动期间准备好应急药品,全面巡视学生活动区域,应对突发学生受伤事件。遇有学生受伤事件及时救治,需要到医院救治的需陪同受伤学生,以保障学生在路上不再发生意外。

(5)负责运动器械的教师要经常性的检查和补充所需活动器械,做好课间学生活动的器械保障,按照活动需要对器械进行申购、报损,做好器械管理工作。

(6)课外体育活动的老师应全面了解活动分组安排,熟悉教师分组指导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学生分组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系统对大课间进行现场指挥和管理。

(7)安全巡视人员,应全面巡视学生活动区域,监督学生分组活动的安全事宜,提醒班主任和指导教师重视学生安全隐患,遇学生突发安全事件,负责应急处理。

2.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安全指导等相关事宜。

负责活动内容的安排,内容必须符合季节特点,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进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班级的快乐大课间活动。袁祥负责初一年级,苗莹莹负责初二年级,倪雪梅负责初三年级。

3.指导教师职责

(1)明确指导对象,主动了解参与活动学生的身体状态。

(2)认真组织好参与活动学生的分组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安全问题。

(3)主动学习指导活动项目的特点与技术动作要求,关注学生活动期间安全,对有明显安全隐患的举动严厉制止。

(4)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严禁私自更改分组活动项目,严禁私自允许学生参与其他分组活动。

(5)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应提前向大课间负责考勤的同志请假。

(6)遇有分组学生出现意外受伤事件,要马上联系校医开展紧急救护,并向大课间主持人和学校领导汇报。

4.班主任职责

(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操(学生出勤率达98%,病事假及值日生除外)。

(2)班主任教师全面负责本班级学生在参加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班主任要经常性的在班级开展活动的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强化体育活动期间的管理。

(3)培养学生活动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4)课外活动期间,班主任教师要跟班到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遇学生意外受伤事件应积极校医开展紧急救护,需要到医院治疗的,应随同去医院并通知学生家长,协同学校相关部门作好事件善后处理。

(5)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大活动时间和空间,挖掘体育活动的教育内涵,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语言和行为规范意识,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间的人际交往。

十一、安全管理

1.上、下楼通道安全出行;

2.进出操场安全管理;

3.分组器械类活动安全保护。

十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质量,让体育活动的开展持之以恒,学校由校行政人员组成专门的体育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出切实可行检查评比细则,对活动进行常年不间断的全面检查与评比,定期公布,及时表彰,确保课外体育活动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

课外体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将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我们将根据活动的发展方向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一项长期计划,由浅至深、由简至细的活动方案,努力创建“每天锻炼一小时,人人快乐炼身体”的课外体育活动。

南京市建邺初级中学  

2021年9月         

编辑:张卫宁  来源:本站原创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