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欢迎您,请登录:  教师 OA
文章 特色专题> 校园足球

普及足球运动 培养足球人才

张卫宁  2019-11-14  点击:

建邺初级中学历经二十多个春秋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工作,丰富校园阳光体育内涵。

学校精心培育体育特色传统项目,形成了以女子足球运动项目为龙头,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校园阳光体育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自2015年创建成为南京市足球特色学校以来,校园足球工作不断提升。去年,足球成绩尤为突出。女足荣获江苏省“省长杯”足球赛亚军、南京市“市长杯”冠军,男子足球获得“建邺杯”足球联赛第三名。2019年学校女足原有的运行模式改变,女足队员全部转出,学校开始开展校园足球,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女足荣获市长杯第四名,男足正在参加建邺杯校园足球联赛,成绩优秀。2019年校内足球联赛也成功举办,足球文化继续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

一、健全管理机制 用心培育校园足球项目

1. 领导重视 科学谋划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重视足球传统项目,把该项工作确立为践行“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宗旨的重要环节。学校成立由校长尚成凤为组长,分管校长周胜为副组长的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足球项目领导小组,确保了学校体育工作和校园足球项目的有序开展、持续提高。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中将校园足球项目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学校每个年度的工作计划、总结中均凸显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校园足球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反馈、改进、提高。学校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聘请有关领导、专家共同参与,帮助学校分析校园足球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落实进一步提升的务实措施。

2.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学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的要求,学校成立的校园足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体育教研组等涵盖其中,形成合理;结合学校体育、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建邺初级中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建邺初级中学园足球运动管理制度》、《建邺初级中学足球训练与学习规范》等规章制度,都成为推进学校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健康第一”思想的深化落实。

3. 教体结合 优势互补

为加快我校校园足球传统项目的建设,促进其跨越式发展,我们本着教体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与建邺区业余体校共同组建我校校园足球队。建邺区业余体校以足球项目见长,足球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较高训练能力的师资队伍。建邺区业余体校全力协助我校建设高水平的校园足球队,在招生、选材、训练、参赛各方面通力合作,保证管理与训练的规范性,成为我校足球运动发展的坚强的后盾。我校形成了以女子足球为龙头,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多年来的良好合作,双方切实做到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主动邀请国少队到校交流,提升足球水平。

二、保障支持有力 实现跨越发展

1.精心谋事 培育体系

学校确立以女子足球项目发展为核心,以足球教育普及为基础,大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让足球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育局、体育局的支持,每年招收足球体育特长生,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校形成了以我校为核心,向下拓展以南湖三小等为基地的小学足球特长生源基地,向上延伸以建邺高中为基地的足球特长生的培养与训练,并与国少队、江苏省队、八一队、部分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高校与专业队密切合作的足球特长生培训一条龙体系,促进了学校足球传统项目的健康发展。

2.全心投入 提升师能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4名,全部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二人为中高级职称,其中有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建邺区优秀青年教师1人,其中又两位老师为足球专业毕业。三位教师均受过全国和省级足球专业培训(教练员资格C级),其中有三位担任校园足球兼职教练;学校与建邺区业余体校密切合作,另聘请三位专职足球教练共同参与三个年龄组别的女子足球队专业训练,充分确保了校园足球的日常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学校制定出台了教师培训计划,鼓励体育教师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学校与足球运动强校上海市的曹扬二中建立对口交流合作机制,学习该校校园足球的训练与管理,学习他们办好校园足球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校还与镇江、常州、徐州的足球项目强校建立联系,在交流中共同提高,为足球事业贡献自身的力量。

3.设施齐全 保障到位

我校拥有齐备的体育设施和体育项目专项经费,在日常保障、场地器材、参与赛事等各方面给予足球队有力的支持。目前建有标准足球球场1个,拥有足球100多个;足球小训练场3块,充分保障了足球队的训练与比赛。

我校的绩效工资方案中充分体现了对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计入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取得成绩的体育教师(校园足球)予以奖励。

三、普及足球运动 共享特色成果

1.阳光体育 生机勃勃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从初一到初三,确保每周三节体育课、每天一次广播操、一次体育大课间,上午和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我们精心设计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意在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和追求更高目标、做事坚持到底的精神。

我校将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开发和编制了我校的足球校本教材《让足球飞起来》(荣获建邺区优秀校本课程),我校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我们还注重校园足球的文化建设,校园网经常展示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情况。

2.真情奉献 亲情培育

为了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运动员在训练中刻苦认真、吃苦耐劳,按照教练的要求自觉苦练,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们注重抓好队员的思想表现和文化学习,教练员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队员的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学校还专门组织文化课教师给队员进行学习辅导;队员的文化学习、日常表现优良,其中许多队员还是班级的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真正做到了学习与足球训练两不误,“又红又专”。为了更好地了解足球队员的身体形态、技术状况、文化学习和其他资料,我们建立足球队员登记卡,把队员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每学年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测试、每年的体检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对不同的队员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提高科学训练的效果。

3.提升内涵 共享传统项目成就

学校将足球确立为学校体育的传统特色项目,依托“湖畔之星”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学校的校园足球学生社团组织。我们现在做到了班班有球队、年级有球队,学校有球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运动(必修考核内容之一)。学校还为校队球员购买了运动意外伤害险,推荐其他学生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学校还逐步建立了校内的足球竞赛制度,分年级开展校园阳光足球联赛,“敬业合作、踏实努力、开拓进取、争创辉煌”的足球文化已经扎根于学校之中。足球运动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近几年来,学校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合格率95%以上,优秀率在20%以上。

四、竞赛成效显著

在全校师生和体校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捧着一颗“足球”之心,用我们的激情办好足球、用我们的真情呵护足球、用我们的亲情培育足球,学校在2018年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江苏省“省长杯”青少年女子足球比赛亚军、南京市“市长杯”冠军,男子足球获得“建邺杯”足球联赛第三名。校内足球联赛也是如火如荼,足球文化已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我们将用我们的激情、真情、亲情办好校园足球项目,进一步开拓进取,踏实努力,争取更大的辉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为足球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面临问题

2018年底,学校原有的女足管理、训练模式进行改制,区队校办的模式不复存在。校内成熟的女足队员全部转到外地。这给学校今后的足球特色项目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未来几年,将是最困难的时期。学校将知难而进,创新改革,力争学校足球有新的特色。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编辑:张卫宁  来源:本站原创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