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欢迎您,请登录:  教师 OA
文章 教学科研> 学科风采

小班化条件下,预防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尝试

教科室0  2009-04-16  点击:
小班化条件下,预防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尝试       张凤桥   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三年来,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学校管理走向正规,音体美特色在南京市逐渐出名,学校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与目俱增,很多经验已在校内或区内推广或在市内外交流。但也有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或者说没有可推广的成功的有效的经验,如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的问题就是老师们很头痛的问题,因为小班化条件下班级学生人数少,一个人就是全班的百分之四或百分之五,班上有几名学生成绩上不一去,则全班成绩中的各项指标都不会理想。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用 清源头,堵漏洞,定目标,上台阶的辅助手段调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较理想,特別是消灭了差生。两年来,不管是平时测验,还是中考,差分率均为零,高低分的差距(标准差)也远低于同学科的其他班级和其他学科。 一、清源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开始就畏惧或不感兴趣这门学科,可以肯定他是学不好这门功课的,反之如果学生对你所教做学科有信心有兴趣,接受信息的渠道是畅通无阻的,再加上恰当的方法就定能学好这门课程。我所教的学科是化学,这门学科到初三才开设,学生进入初三时,在有些学科上两极分化己经很明显了。对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多学一门课程不会感到负担很重,但对一般成绩特别是其他学科成绩都比较差的学生就不同了,他们首先感到厌烦,其次就是对自己没信心,认为其他学科学不好,化学也一定学不好;也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基础差,即使想学化学恐怕也学不好,不如随它去,有破罐子破甩的思想。我连续几届都遇到过这些类型的学生,他们第一堂课就问我:老师,我的数学成绩很差,能学好化学吗?我的英语基础不好,能学好化学吗?这些问题使我意识到,如果不解决学生们的认识问题和信心问题,即不把源头清理好,学生想学好化学,教师想教好化学都是很难的。于是我取消了上新课的计划,设计了两个简单的问题调动鼓厉学生。下面是我和部分学生的对话: 师:A、B、C大家认识吗? 生:大笑,都认识。 师:好!能认识就可能学好化学,因为把A、B、C、D赋予化学意义就是化学上常用的语言了(尽管我知道这样说不准确,但第一节课只能这样),难吗? 生:不难! 师:能学好吗? 生:能。 师:2x=24x=?,谁能求出x?请XXX回答(故意让说自己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做)。 生:x=12 师:24:2=x:0.2g,x=? 生:x=2.4g 师:鼓励并指出:这是初中化学中有关计算,难吗? 生:不难! 师:还有谁觉得基础差学不好化学吗? 生:群情激动,并问老师化学真的很简单、很好学吗? 师:化学并不是很简单,但不难学,只要有兴趣有信心,加上恰当的学习方法,大家一定能学好化学。 下面的其他同学听了我们的对话,马上激动起来,化学这样易学,我们要是学不好真是太没面子了。当时真的是群情振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再加上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实验、人物事迹、新闻事件等的引导和激发,学生一段时间內始终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清源头达到了树信心、激兴趣、畅通渠道促学习的理想效果。 二、堵漏洞 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学习中的漏洞逐渐暴露出来了,如学习习惯问题:有些学生不坚持预习,有些学生上课不记笔记,有的不想做作业,也有一些学生对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不能接受等。老师发现后要及时堵漏,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的做法是:每节课前问学生,这节课我要上什么?目的是看学生有没有预习,及时表扬预习的同学,如每个学习小组都有没有预习的同学,则先拿出五分钟时间让没有预习的同学在学习小组内预习,己经预习的同学则利用这段时间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讨论,大家集思广益,这样没预习的同学在对课文进行预习的同时,又知道了其他同学预习中遇到的困难,了解了自已是否也存在此问题,己经预习的同学了解了其他同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家都有收获。然后再要求沒有预习的同学及时做好预习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上课不记笔记是成绩差的学生的共性,改变起来也不容易,但贵在坚持。我往往是抓住几个典型来带动其他。本届我教的初三(7)班有名学生叫张xx,上什么课都不记笔记,问他为什么不记?他说书上都有。课堂小结时,我迅速设计了几个问题,只要记笔记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出,而让他说,他却在书上找了半天才回答出。这下其他同学不乐意了,纷纷说他偷懒,忱误大家的时间。张xx听同学们如此说,脸一下子红了,低声说:老师,我下节课一定把笔记记好,我马上要求把本节课的笔记同时补好。等下节课我就把他的听课笔记投影展示,同时指出记录的优劣,几次下来他的听课笔记记的非常认真了。其他同学看老师这么认真的检查,都不敢马虎了。 抄作业现象在各学校可能都忽多忽少地存在,我的要求是,宁可不做但不能抄。不会做的我要求他们先问,弄懂后再做。我从不因学生不做作业而罚抄或罚站,学生觉得我的做法很有人情味,所以没有人不做作业,就是两年未在班上讲一句话的潘同学,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学生学习上最大的漏洞莫过于不能掌握所学知识,这个漏洞补起来劳神费时费力,但必须做好,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 本学期我教的学生中有个女生叫陈XX,学到根据化学式计算时犯了难,相对分子质量都不会算,更不要算什么元素的质量了。于是我利用两节自习课时间帮助她: 师:Fe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 师:还有吗? 生:表示铁。 师:还有吗? 生: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师:鼓励,同时指出此条虽不要记,但要知道。用到时要能查出。 师:2Fe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是多少?2Fe+3O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是多少? 生:112,160。 师:肯定并指出160就是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 生:练习其它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师:Fe2O3表示几种意义? 生:四种(在提示下回答出来了)。 师::如何计算氧化铁中氧铁元素的质量比? 生:在启发下算出3:7。 师:每10份质量的氧化铁中有铁几份?铁占氧化铁的百分之几? 生:在师的启发下又算出来了。 师:如果把100吨氧化铁中的铁完全变成铁单质,最多可以得到多少吨铁? 生:在师的启发下按格式练习,得到了正确答案。 师:鼓励,再延伸:要得到140吨铁,需要多少吨氧化铁?现有200吨含氧化铁70%的矿石(设杂质中无铁)能炼出多少吨铁?要炼出200吨铁,需要含氧化铁70%的矿石(设杂质中无铁)多少吨?(问题逐步变难) 生:在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一步步做出相关题目,再通过类似的练习,该生基本掌握了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上述过程看上去很累,做起来也确实很累,但老师还必须去做,否则该生后面可能会放弃化学的学习,这就叫“小洞不补,大洞无底”。 三、定目标 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分层教学,可是目标怎么定?是学生自己定还是老师定还是师生一起定?我是采取老师帮助下学生自己定的方法去确定的。大致分下列几种类型的目标: (1)近期目标,如当堂学过的概念或知识要掌握多少?每节课巩固练习的正确率要达到多少?化学用语要记住多少? (2)中期目标,如一个单元学习后,我要达到什么水平?如果用分数衡量要达到多少分?在班上要和哪些同学比高低?等等。 (3)远期目标,如期中期末要达到什么水平?和参照的几个同学相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和年级内的同学相比怎样等。 通过小小步子,多目标,易达成,促信心的循序渐近的方法提高学生、特别是提高那些接受能力不强和贪玩学生的成绩很有效,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形成适当的竞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 四、上台阶 清源头,堵漏洞,定目标工作做的扎实了,上台阶是非常自然和毫无悬念的。这里的上台阶既有学生个体的,也有整个班级的。对学生个体达到目标了,要及时表扬。我常用的表扬方法有:(1)班级内表扬。(2)发短消息给家长进行表扬,一般用在单元测验后,即中期目标达成后。(3)送贺卡表扬,一般用在期中期末,即远期目标达成后。最有意思的是,今年期中后我送贺卡到李XX家时,发现他家贴奖状的地方贴有我去年送去的贺卡,一看才知道该同学的哥哥去年被我用此法表扬过,家长以此为例经常鼓励该同学向哥哥学习,看到今年我又送贺卡去了,该同学的家长非常开心,连声称赞老师这种鼓励方法好! 对于班集体,也要定目标,达到后再定高一些,每次达标后都要及时和班主任沟通,适当时机在班上鼓励,给同学们发一些小奖品,大家会觉得特别开心,同时感受班集体的力量,体会到扬眉吐气的滋味是多么美妙。如我去年教的初三(8)班,期中考试平均成绩己达年级中等,我便让学生制定下一目标,期末考试又达标了,此时你要是不定下一目标,学生很可能会骄傲自满,放寒假前,我又让学生制定了一模的目标,且要和区内的名班级相比,经过不停修正目标,班级整体水平也在不停地上台阶,最终该班中考化学成绩名列全区第三。 当然,预防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要在恰当的时机用在恰当的学生身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清源头,堵漏洞,定目标,上台阶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对普通学生即初二时其它学科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使用效果可能更理想。但也要不断融合其他先进的做法,不断尝试,不断修正才能做的更好。
编辑:教科室0  来源:
最新LATEST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