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关于“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成长”的案例:苏教版四下《找规律》
一、案例A
师:同学们喜欢木偶娃娃吗?
生:喜欢。
师:老师家隔壁有个小朋友叫小明,他跟你们一样也在读四年级。也很喜欢木偶娃娃。瞧!他正在商店里买木偶娃娃,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选?请每组的3号同学回答。
生1:我选卷发娃娃配尖顶帽子。
生2:我选绅士帽和直发娃娃。
生3:我选光头娃娃配尖顶帽子。
……
师:这样一个木偶娃娃配一顶帽子叫搭配。这其中会有怎样的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师:任务一:小组合作讨论;小明一共会有多少种选法?用老师为每组准备好的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1、2、3号同学动手试一试,配一配,4、5、6号同学记录在作业纸上。
小组合作后分小组展示。
小组一展示:光头娃娃配尖顶帽子;光头娃娃配绅士帽;直发娃娃配尖顶帽子;直发娃娃配绅士帽;卷发娃娃配尖顶帽子;卷发娃娃配绅士帽;一共有六种选配方法。
小组二展示:尖顶帽子配光头娃娃;尖顶帽子配直发娃娃;尖顶帽子配卷发娃娃;绅士帽配光头娃娃;绅士帽配直发娃娃;绅士帽卷发娃娃;一共有六种选配方法。
……
反思: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喜欢木偶娃娃吗?”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能自主的去学习。
2.让每组的3号同学回答“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选配” 因为是小组合作,班级每个小组有6个人,这六个人基本上是按照平均分布,三个中上等学生,三个差一些的孩子,我让这6个孩子两两结对,在小组中形成互助对子。简单的题目,就让差一些的学生回答,不会时好的学生还可以帮他,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成长。
3. 案例A中教师的一个任务出现。“任务一:小组合作讨论;小明一共会有多少种选法?用老师为每组准备好的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1、2、3号同学动手试一试,配一配,4、5、6号同学记录在作业纸上”。让小组里的学生都能有事做,能围绕老师下达的任务去学习。
二、案例B
师:4个小组写出了六种选配方法,有1个小组只写出了4种选配方法,为什么呢?(多媒体展示4种选配方法)
生:他们组选的没有序。
师:对,我们在选配时一定要有序。师板书:有序
师:为什么还有一组没写完呢? (多媒体展示这一组写的结果)
生:他们写的字太多,麻烦,花时间。
师:任务二: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有序而又简洁的表示出搭配方法?
在小组里讨论出结果后,小组展示。
小组一展示:
生1:尖顶帽子配直发娃娃;尖顶帽子配卷发娃娃;绅士帽配光头娃娃;一顶帽子有3种配法,2顶帽子一共就有6种配法。
生2:光头娃娃配尖顶帽子;光头娃娃配绅士帽;一个娃娃有2种选配方法,3个娃娃一共就有六种选配方法。
生3:为了简洁的记录可以用帽1、帽2、木偶1、木偶2、木偶3代表。
生4:可以用不同的字母代表帽子和木偶娃娃。
生5: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分别代表帽子和木偶娃娃。
师:还有谁要补充的?
生6:我要补充,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帽子和木偶娃娃。
生7:我要补充,有序就是可以先选木偶娃娃,一个木偶娃娃有2种选配方法,3个木偶娃娃有6种选配方法,也可以先选帽子,一顶帽子有3种选配方法,2顶帽子就有6种选配方法。
……
反思:
1.教师的第一个任务只是让学生初步找出“小明一共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不能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而任务二的出现: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有序而又简洁的表示出搭配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提升了一个层次。
2.小组展示时,要求:一一轮流的合作。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要求学生每个人都参与,而且答案不唯一。这一组回答完后,其他组有不同想法的还可以补充。案例B中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真正做到了任务驱动,合作学习,自主成长。
三、案例C
师: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种简洁的记录方法,用三角形代表帽子,用梯形代表木偶娃娃,请同学们用线连一连,做完后,在小组里与其他同学对一对,并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核对答案
师:让学生观察比较,先选帽子的连线图与先选木偶的连线图,你想说什么,思考30秒后抢答。
……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再给你们一个任务。
任务三: 小组合作讨论;
你能发现木偶个数和帽子顶数与选配方法种数的关系吗?
生:木偶个数×帽子顶数=选配方法种数
两人互相说一说。
反思:
1. 案例C中学生先自己动手做一做后在小组里对答案,做错的同学让本组会的同学教他,做完后,再在组里说说你的想法,这样学生之间互学,学习效率会较高些。
2.任务三的出现,让一个组的学生再次团结在一起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生活现象中找出数学规律。
3. 让两人互相说一说,这样两两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同时节省课堂时间,让简单问题在每个孩子中得到落实。
4. 课堂上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