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感恩节,有那届小学毕业班的孩子在qq上给我留言,她说:“老师,今天是感恩节。我没能回学校,但是祝您感恩节快乐!”
这样的境况,是当初接手那届令人头痛的毕业班时,想也不敢想的。那个学期的开始,只要一走进六(3)班的课堂,我就会胆战心惊。上课铃已经结束,课堂里依然一片嘈杂。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课桌间追逐嬉戏,桌椅的碰撞声,追逐的跑步声,打闹的尖叫声,不绝于耳;满教室都是飞来飞去的纸飞机,教室里地面上一片狼藉。学生们并没有因为打铃和我的到来而有丝毫地改变。我静静地看了起码有两分钟,最后,只有用教鞭敲桌子发出比他们更高的分贝才得以令他们暂时安息。这令我多次升起恐惧的心,我害怕孩子们的安全,也害怕自己的安全。
怎么办?遇事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于是,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语数老师的课堂能安静地进行,而我的就不行?为什么这群小屁孩就这么地不给我面子?为什么我就升不起课堂的威严?
经过多次反复思维,我总结了我自身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我认识到自己对这群孩子的心态就不对。当我还没开始去他们班上课,甚至只要一想起他们,心里就会立刻升起厌恶之情。这种厌恶之情,让我怕进课堂。其实,当我自身可能都还没意识到这种情绪时,脸上的表情以及自己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已经反映了出来。我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他们,我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心态。
其次,这种心态一不对,就会对学生说话的语气不对。经常会说出诸如反问句式的带有责备的说教口气的话。比如,在自己强调了多次的绘画作业注意事项后,总有学生又来问,我多半都会反问他:“你上课没带耳朵吗?我讲了几遍了啊?”或者是“谁让你上课乱讲话的啊?我讲的时候你不听,现在又来问?”等等。这样的口气一说出口,带有强烈的情绪,学生听了会很反感,反而更会令他们出言不逊,说出的话经常把我气得够呛。
最最重要的是,我没有真正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我还一直给自己端着一个我是老师的架子。总想着,我是老师,作为学生的你应该对我有最起码的尊重;而从来不去想,自己对他们有没有先做到足够的尊重。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师生平等,我应该先尊重他们,而后才会赢得他们的尊重吧。
一旦认清了问题的现状,于是,我开始试着改变。
我开始学着把自己从这种负面情绪的状态中抽离出来,不要因为学生的行为而扰乱了自己的心。我做好自己教学应该做到的,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严肃这种课堂教学氛围,认识到先恭敬别人才能庄严自己。
我开始提醒自己,说话要注意语气,尽量用带有“请”字的陈述句,比如将以前会说:“XXX,上座位去!”改成带有“请”字的 “XXX,请你坐回座位上去”。面对我强调过多次的问题,学生又重复地提问,我试着将以前一连串的气不打一处来的反问句,比如:“你没带耳朵啊?”改成心平气和地再回答一遍;将一些水平低,画面凌乱的作业,重新发给他之后,善意的指出,并传授其加工美化的方法:“如果你能再这样修改一下,就更好了!”;给作业有进步,态度认真的同学,毫不吝啬的表扬“你画的太好了,简直就是个画家!”;
当师生相遇时,主动投去微笑的眼神,甚至可以主动向他们问好;尊重学生的情绪,可以用善解人意的眼神,鼓励的摸摸头,或温暖的拍拍肩膀;
当学生帮我完成某些事务时,大声地对他说谢谢,学生也值得自己说谢谢,因为没有人一定应该为你做某些事;
当自己做错事时,即使对象是学生,也一定要说对不起,不要因为自己是老师就觉得高人一等,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等等等等。
很神奇,我和这群学生之间的关系,就这样在巧妙地变化着,由原先的我对他们的恐惧他们对我的好不尊敬,变得和谐自然起来。当然,一个班风很差的班级,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变成优秀的。但我希望他们在与我相处的这段时光里,我愿意用自己真诚的心,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种下一颗颗善的种子。这些例如知错就改,待人真诚,人人平等,助人为乐的善的种子,都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痕迹。同样的,教学相长,也是他们培养了我的宽容,给我了正确的教学态度,使我的心田也种下一颗颗善的种子,成就了我的一个个善的行为。
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相互依存,很难说清到底是谁在教育着谁。
看着学生毕业时写给我的一封封发自真心,感人肺腑的信,这就是我的这些改变所带给我的果报,我觉得很感动,很幸福。
这一封封信,就是一面面镜子,一种鞭策。让我时刻谨记,你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恭敬别人就是庄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