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该受批评
丁 晨
一天,我去上课,还没走到教室,就听到传来一阵阵加油声。我走进教室一看,两位男同学正拼命地扭打在一起,其中一个已经开始流鼻血。而其他同学却在周围大喊:“加油!加油!”我马上制止了他们,并让其他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说:“这位同学已经流鼻血了,谁愿意帮他到水龙头上洗一洗?”话音刚落,小手如林,我特意叫了一位刚才喊得最厉害的。
上课了,我把两位打架的同学叫到讲台上,我让他们一个一个说,为什么打架?听完他们的理由后,我发现他们在相互推卸责任。我换了一种方式,我说:“你们俩打架,肯定两人都有错,我给你们一分钟,各自想想错在哪?”一分钟以后,他们各自说了自己不对的地方,我说:“今天你们打架,老师要批评你们,但你们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做得很好,既然两人都错了,那应该怎么办呢?”他们俩都主动地向对方承认了错误,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着我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最让老师生气的,不是打架的两位男同学,而是在周围喊加油的同学,请刚才喊加油的同学举起手来,我看看哪些同学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许多同学不好意思的举起了自己的手。我叫起了刚才喊得最厉害的同学说:“刚才你主动帮助同学,老师要表扬你,可你看到同学打架不是制止,而是喊加油,老师又要批评你,你知道你错在什么地方吗?”小男孩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应该幸灾乐祸。”那以后你再看到同学打架,你会怎么办呢?我会制止他们或者报告老师。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前两天,云南电视台报道:“昆明某某小学四年级的几名学生,在街上捡到一支流浪的小狗,他们在小狗的嘴里塞进了一串鞭炮,点燃了火,小狗被炸得惊慌失措,横死街头。街头过路的人都不忍目睹,可孩子们却乐得不亦乐乎。”还有网站上最近炒得最凶的“虐猫事件”等等。
以上事例让我感到心寒,这难道不是当代教育的失败吗?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同情心,他才可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可能是一个热爱别人也热爱自己的人。因此,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培养孩子从幼年就会关注别人的精神世界,会感受别人的痛苦、忧伤和不幸,并和需要同情帮助的人共忧患,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
没有对人的同情心,就不可能有仁爱精神。一百多年前,别林斯基就说过:“我们会成为木匠,会成为钳工,会成为工厂主,但会不会成为一个人还是个问题!”让我们的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步入社会吧!这才是我们当代教育最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