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快结束了,本人从事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也从一张白纸到了有点初浅的体会,不足,甚至错误在所难免。
开学伊始,走进课堂,心中有些忐忑,虽说工作了二十几年,但对于综合实践课而言,却真的是一张白纸,别说上,就连听都没听过。首先,我先从学习入手,向综合老师王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市区各种教研活动,再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综合实践课有了个粗浅的认识,知道了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一、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它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二、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四、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的主题不断生成。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富有成效。五、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对照上面五点特征,我在课堂教学上,既有点滴的成功,但更多的是不足。如在实践性的创新能力上,我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泥制品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用油泥取代真泥,虽然未能达到真泥的效果,但保持了教室的卫生,也让学生的作品栩栩如生,有照片为证。在六年级小帆船的制作中,由于学生不能找到合适的木板做船身,我就让学生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的学生就想到了用泡沫做船身,材料既好找,又容易操作,一举两得。更多的不足表现在,我的综合实践课目前还只停留在手工操作上,研究性学习还有待于落实,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设想,有待下学期实践。如,江心洲已经全面拆迁,学生将由以前的平房住上楼房,学生的生活习惯将必须改变,以前是什么习惯,将来是什么习惯,怎么改,我将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