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综合教研组在多功能教室举行第四次教研活动,参会人员:朱巍、史新原、陈昌海、费峰峰、孙镇科、李德友。本次活动朱巍老师来谈一谈,她是如何来上信息技术课的。详细活动内容如下:
我是如何来上信息技术课的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认真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从整体上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阅读和浏览相应的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资料光盘、学科专题网站,紧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了解学科技术前沿,更新学科知识体系,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二)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需求、已有学科知识基础,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备做到因材施教。
(三)规范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教学的基本文件之一。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架构教学过程,认真设计学生操作练习的指导策略,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信息技术优势,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合理安排理论讲授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时间分配。教案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楚,要有教学后记,年轻教师必须写详案。教师要适当超前备课,上课前要熟悉教案,不上无准备的课。
(四)规范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确立“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明确教法、学法及教学策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五)规范的上机制度
国家信息技术大纲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信息、搜索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要求的前提是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规范课堂纪律,要有严格的上机登记表,制定切合实际的上机制度,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六)明确教、学地位
课堂教学要贯彻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运用教师引导、自学探究、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正常的教态、学态。
(七)因材施教
在操作实践指导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练习环节,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达到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做好对全体学生的操作指导,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做到因村施教。
(八)、规范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学习评价不仅包括书面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应当以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创新,促进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