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教学频道 > 音乐
课题
大鼓和小鼓
课型
唱歌课
课时
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
2、感受大鼓、小鼓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难点
分辨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律动
律动、听音训练、唱歌
常规训练
学唱:
导入:猜谜语: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2、听歌曲,出现了哪两种鼓,它们分别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3、一起聆听大鼓、小鼓发出的声音吗(听音高)。
4、接口演唱。
5、完整演唱。
6、拓展:演奏鼓。
7、用鼓声代替歌词。
1、猜谜语。
2、听歌曲,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3、音高听辨练习。4、接口演唱歌曲
5、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以猜谜的方式开始一堂课,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音准训练可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接口演唱歌曲,降低歌曲难度。
完整演唱歌曲,为后面的表演唱做铺垫。
表演唱,给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与机会,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总结
教师小结,师生再见
学生安静有序地离开教室
教学
反思
本科,我让学生采取听唱方法学习歌曲,开始让学生模仿鼓声,和老师进行接口唱,增加学习的趣味,再逐渐完整的演唱歌曲。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后,分组演唱,通过对前面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够恰如其分的表现歌曲的强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