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 会说话的大象(1)
本主题分为三部分:
一、学生观看多媒体素材,并思考大象鼻子具有哪些作用;
二、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考搭建手册,搭建大象的模型;
三、学生学会使用“蓝牙音箱”和“延时”模块编程。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大象长鼻子的作用
学会蓝牙音箱编程模块的使用方法
|
过程与方法
|
在实现大象鼻子发声音过程中,学会蓝牙音箱编程模块的使用方法
在控制摆动的时间间隔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延时”模块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学习大象利用鼻子生活的过程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一)奇妙世界
介绍大象的生活习性和大象鼻子的作用。
(二)优学U乐
1.介绍蓝牙音箱的外部特征和作用;
2.介绍大象模型的接线方式。(分两部分,控制器与蓝牙音箱和舵机相连、控制器与开关相连)。
(三)造物工厂
物料吧
|
根据器材清单,准备器材,为搭建做准备。
|
搭建吧
|
按照搭建手册,完成模型搭建。
|
编程吧
|
完成项目的编程和调试,详细介绍蓝牙音箱的使用。
|
(四)不同“视”界
知识拓展:介绍软体机器人相关知识。
实践创新:将大象模型画出来。
三、教学建议
(一)课时分配
本节建议安排2课时。
第1课时:了解大象的外部特征和作用,并进行模型搭建;
第2课时:学生使用“蓝牙音箱”模块和“延时”模块进行编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蓝牙音箱的使用方法;
“等待X秒”延时模块的使用方法;
|
教学难点
|
理解“等待X秒”的含义。
|
(三)教学活动建议
1. 吸引: 走近动物
展示大象模型并播放大象在生活中使用鼻子的视频,提出“大象的鼻子可以做哪些事情?”的问题,引出相关知识:“大象的长鼻子会‘说话’”。
2. 探究:模型设计
第一步:介绍蓝牙音箱的使用。
第二步:观察大象的模型,知道用到哪些套件器材,
并找出来(控制器、舵机、蓝牙音箱等)。
3. 解释:项目制作
(1)模型搭建
通过两人一组的合作方式,完成模型搭建。
搭建时长:20分钟。

(2)程序编写
程序编写分为四个任务
任务一:我的“大象”会运动
提示:注意舵机的使用和角度的范围;
任务二:我的“大象”会打盹
提示:使用“等待X秒”延时模块,加入任务一的动作当中,使得动作发生延时;
任务三:我的“大象”会说话
提示:使用“播放音效”模块,使大象模型发出声音;
任务四:学我说话的“大象”
提示:使用“播放音效”里面的录音按钮,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通过大象模型发出。
4.拓展:拓展分享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拓展环节做伸缩安排。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编写程序,让大象的声音和动作更加丰富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5.总结评价
本环节中,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小组间互评。除了对作品进行评价外,还可以总结分享课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了哪些问题,挑战了哪些困难。最后根据评价结果,选择对应的星级评价,并完成学生手册中的“自评表”
6.拓展资料
不用嘴巴发声的动物
蟋蟀用翅膀的摩擦来发声,知了用腹部的共鸣器来发声,还有些昆虫用摩擦腿的办法来发声,蚊子飞行的时候靠翅膀振动发声、鸟的鸣叫通过其鸣管周围的鸣肌收缩而发声。白蚁靠头敲木头而发声,水中的鱼发声多数靠骨骼收缩、鱼鳔摩擦或者是放气来达到目的,响尾蛇靠摇动尾巴上的角质轮来发声.
四、 学生手册参考答案
1.象群是以谁作为首领? ( )
A.雄象 B.雌象 C.小象
答案:B
解析: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指挥着象群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
2.让大象发出声音的是哪种零件 ?( )
A.舵机 B.控制器 C.蓝牙音箱
答案:C
解析: 舵机是 搭建模型的“关节”,用来执行各种动作。控制器是搭建模型的“大脑”,舵机、LED灯、蓝牙音箱等要与其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