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培养积极思考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看图列式:
看图你能说出一道加法一道减法算式吗?
4+4=8 8-4=4
加法算式里4、4、8分别叫什么?减法算式里8、4、4分别叫什么?
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4想当于减法算式中的差,另一个4相当于减法当中的什么?8呢?那么被减数、减数、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讨论得出:差+减数=被减数(板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看哪一类书?
你愿意在哪儿看书?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也有很多的儿童小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求还剩多少本?会列式吗?
生:335-123=
三、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探索335-123的算法。
提问:你想怎么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竖式计算,并让采用不同算法的学生板演。
(2)组织交流,重点讨论:列竖式时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3)小结:在对各种算法积极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列竖式
计算减法。
2.探讨的335-123的验算方法。
(1)谈话:做完减法题后也应该验算,验算加法题时,我们把两个加数
交换位置再相加,减法显然不能这样验算。那么怎样验算减法呢?联系我们解决的问题,想一想在算式335-123=212中,三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根据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你想怎样对这道题进行验算?讨论一下:可以用哪道算式来验算?
(2)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验算。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验算方法,其中“被减数-差”、“差+减数”都可以。
(5)讨论:减法的验算与我们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强调:减法验算式的得数不是原式中的得数,而应该是原式中的被减数或减数。
及时巩固:764-563=(要求计算并验算)
四、组织练习,巩固深化。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想怎样验算?(请在原题上进行口头验算)看看做对了
没有?,集体交流,有错的订正。
巩固练习出示:836-524=322,老师也做了一题做的对吗?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我验证一下我做的对不对?验算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让我们的计算更正确,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验算的习惯。)
2.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根据画面给的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准备怎样解答?
3. 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大家逛过商场吗?在商场买过衣服吗?(出示题中插图)你们看
到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